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政策 > 正文

城口人:老家喊你回来搞"万元增收"

  ■“有资源没人,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很迫切。”   ■其实很多城口人早有返乡创业的想法,只因心里没底而犹豫徘徊。   ■春节时,城口全县总...

  ■“有资源没人,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很迫切。”   ■其实很多城口人早有返乡创业的想法,只因心里没底而犹豫徘徊。   ■春节时,城口全县总动员,宣传增收扶持政策,广泛动员外出人员返乡。   华龙网讯你家谁谁回来没有”,现在是重庆城口农民之间用得最多的问候语。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城口县正涌现外出人员回流家乡参加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返乡创业潮”。仅仅最近两个月,全县就有700余人返乡创业,拟投资总额超过2500万元。   “   窘境有资源无人用   “市里刚提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时,因为精壮劳动力大量外出,我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城口县修齐镇兴华村支书向可苹告诉记者,该村有1100多人长年在外,占了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的80%,而“要实现万元增收,没有起码的劳动力支撑根本不得行。”   兴华村林地资源非常丰富,户均超过100亩。“现在县里把林下养鸡作为实施万元增收工程的主要模式,出台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没想到遇上了劳动力严重短缺这个难题。”向可苹说。   在城口县,像兴华村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传统农业产出太少,多年来,几乎所有农村劳动力,都将外出挣钱当成维持家庭生计的主要渠道。如修齐镇毗邻的河渔乡,1700多个劳动力中,就有750多人长年在外。县农户万元增收办副主任李成红介绍,该县长年在外的农村劳动力达6万人,占了全县劳动力的60%。   城口县森林覆盖率达53.7%,在全市各区县中是最高的;全县可利用林地面积达400万亩,人均20亩。“但有资源没人,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很迫切。”李成红说。   宣传电话打得发烫   “要吸引外出人员返乡,首先要解决好他们回来后的增收问题。”县农业局局长谭会山说,城口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规划了林畜、林禽、林药、林菜、林果五大增收模式———在此之下,每个农户都可以拥有2个以上的增收渠道。同时,县里出台了万元增收扶持办法,从资金、技术、市场网络等方面予以诸多扶持。“以前扶持农业发展,主要是针对大户或龙头企业,现在则是涵盖所有农户。”谭会山说。   为让这些优惠、扶持真正落到实处,今年春节,城口县发动县、乡、村三级干部,利用外出人员回家过年的时机,挨家挨户走访。“主要是宣传县里的扶持政策。”李成红说,其实很多城口人早有返乡创业的想法,只因心里没底而犹豫徘徊。   一个增收工程的全县总动员,就此拉开帷幕。   村干部是这场总动员中最有效、最得力的宣传发动员。“我们先选择有一定资金和阅历的外出人员,在电话上将县上的文件念给他们听。”向可苹说,一段时期,村干部们的电话常常打得发烫。   此外,该县还发动留守老人、妇女,通过电话、书信、口信等方式,广泛动员外出的亲人返乡。在城口农村,“你家谁谁回来没有”,成了农民之间谈得最多的话题。   榜样典型大户一夜成名   2008年,河渔乡河渔村九组农民王辉返乡发展林下养蜂,养殖规模逐步从40桶扩大至100桶。此前,除了他自己“闷声发财”外,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他的“甜蜜”事业。但在今年初,县、乡干部不仅带着一拨拨人前来观摩学习,他还频频接受县上甚至市级媒体的采访,一夜之间成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典型大户。“我都有些受宠若惊了。”王辉笑称。   在城口县,有许多像王辉这样先期返乡创业的农民,正在受到媒体的追捧,县里的媒体每天都在滚动刊播他们的事迹,不断有外出人员在看了他们的事迹后,也加入到返乡创业的行列。   “我就是亲眼看了王辉的养蜂场后,才决定返乡的。”河渔村4组农民文游舟在今年4月初,投资13万多元,办起了一个年出栏规模达上万只的林下养鸡场。他告诉记者,此前他长年在浙江一皮革厂的车间做工长,手上已有一些积蓄,虽然也有过返乡创业的念头,但因为项目、政策等方面的顾虑而一直举棋不定。今年春节返乡,被村干部带去参观了王辉的养蜂场后,他就下定了决心留下来创业。   效应铁矿老板返乡养鸡   屋后10多亩林地已用塑料网圈了起来,两排吊脚楼一样的鸡舍也已搭建完成———这一个多月来,城口县修齐镇兴华村9组农民胡希安,一直沉浸在成为养鸡大户的憧憬中。 #p#分页标题#e#  两个月以前,45岁的胡希安是远在山西省五台市的一个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铁矿小老板,但城口老家村主任唐明的几个电话,迅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老胡你回来发展吧,重庆在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扶持力度很大,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哟……”接到唐明的电话后,胡希安将铁矿委托给一亲戚管理,自己赶回来想看个究竟。   胡希安回到村里后,村干部们便迫不及待地上门拜访,还带着他到毗邻乡镇的林下养鸡场考察。一个星期后,胡希安下定了决心:铁矿无限期交与亲戚管理,自己留在家里办一个年出栏规模超过10万只的林下养鸡场。   胡希安的选择,只是城口外出务工或创业农民大批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我们村先期着重动员的8个人,现在已经有3人返乡,还有1个也快回来了。”兴华村支书向可苹说。   修齐镇林下养鸡。   【新闻延伸】    劳务中介“出口”转“内销”   调控养鸡场孵化室温度。   河渔乡外出农民工返乡养蜂。   “以前我专门组织乡里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有人戏称我是搞‘出口’的,但现在转行搞‘内销’了。”近日,城口县河渔乡畜牧村村民曾德品告诉记者。   曾德品是村民们公认的“能干人”,经常组织村里的乡亲外出务工。按照专业的说法,曾德品搞的是劳务中介。但今年他却不但自己留在老家,还动员在外面的人回来。   河渔乡乡长景光成介绍,该乡有900多人长年在外务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后,县乡两级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却几乎陷入无人来用的窘境。为此,乡干部首先瞄上了曾德品,在动员他返乡创业的同时,还委托他动员其他人也返乡参与万元增收工程。   “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发现政府对农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了。”曾德品当即决定不再外出,在自家林地里养500箱中蜂。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动员当初由他介绍外出务工的村邻也返乡创业。   在曾德品的鼓动和带动下,先后返乡的10名村邻也发展起了林下养蜂,规模少则50桶,多则近200桶,形成了规模效应。为此,乡里将“特色养蜂村”的桂冠,也戴到了畜牧村的头上。
最新资讯
  • 周林:饲养生猪奔小康
    周林:饲养生猪奔小康
    2024-09-27 09:57:21
    家住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东风村的青年农民、共产党员周林,今年32岁,2011年春季,通过考察论证,选择了生猪养殖项目,自筹资金40多万元,建起720平方米标准化猪舍和饲料库,6月份一次入栏300头仔猪进行育
  • 技术创新 鱼塘生“金” _
    技术创新 鱼塘生“金” _
    2024-09-27 09:55:21
    一个池塘、一个小屋、一位农民;蓄水、撒苗、投料,这是传统落后的水产养殖模式。养殖硬件简陋、养殖方式落后,鱼虾产量有限、药残超标,卖不上一个好价钱。一些农户为追求高产出,在池塘大密度地放养鱼虾
  • 辽宁鞍山:绿衣披 钢都绿
    辽宁鞍山:绿衣披 钢都绿
    2024-09-27 09:52:18
    远处山腰,平整有致,一排排新栽苗木正茁壮成长;近处脚下,新树枝头舒展,鲜嫩娇绿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辽宁鞍山的青山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从今年起,辽宁在全省推行青山工程,通过对矿山生态治理进
  • 念活水产养殖致富经
    念活水产养殖致富经
    2024-09-27 09:49:25
    昨天上午9点,水产养殖户王永生和平时一样,来到自己承包的养殖池塘,沿塘巡逻,撒喂饲料。面对记者的采访,王永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告诉记者,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产养殖户。而就是这名谦虚和气的汉
  • 金银花带着农民踏上致富路
    金银花带着农民踏上致富路
    2024-09-26 19:33:14
    当初回乡种植金银花苗木,村民们对叶大忠持怀疑的目光,种花这玩艺儿能赚钱吗?一份耕耘一份收成。看到铺天盖地葱茏翠绿的金银花苗木,叶大忠无比自豪,他说:今年上千亩土地全部种植金银花,几年后,村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