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练江治理失败 有关部门估计治理好要花2000亿

2024-09-21 09:18本站原创浏览:8913次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3年一份《汕头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的人类调查报告》中指出,贵屿镇80%的家庭参与到电子拆解当中,每年吞吐上百万吨电子垃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地居民却藉此发家。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霍霞2003年第一次到贵屿,就发现当地好车很多,房子很新。  在练江流域,不仅只有贵屿镇选择了发展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行业,其他一些地方也大都如此,如印染、电镀等。据当地政府统计,谷饶镇80%以上的市场主体均从事与针织内衣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009年,这里生产了约2亿件胸罩。印染业作为纺织业的配套,在当地肯定少不了。这些地方的产业多数是在上世纪90年代起步于手工作坊,对环境污染的监管一度严重缺位。而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当地很多产业形态迄今仍是工厂与作坊混杂。  这些产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却对环境破坏极大。记者在这些专业的产业集镇,可以看到新建的楼房和厂房处处可见,镇中心商业发达,每到上下班高峰期,都会有拥挤的人流和车流。如汕头市潮南区的陈店镇,就有许多大大小小和内衣相关的家庭作坊、工厂和门市。有“中国衬衣第一市”之称的普宁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299.06亿元,是2005年的2.48倍,五年年均增长(下同)17.6%。工业总产值728.94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6%,实现“五年翻一番”的奇迹,  当地居民也感慨,工厂建起来了,房子盖起来了,小作坊红火起来了,但慢慢地,身边的河溪流却淤黑、发臭起来。“练江污染是练江流域这几十年来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环境保护的结果。”汕头市环保局有关领导也这样认为。  面对恶化的环境,当地居民选择用脚投票,离开练江。彭少麟说:“当地老板,比较有钱的跑到汕头去买楼,财力不够的到县城去买楼。他们也意识到住在当地不行了。”这一说法,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证实。贵屿华侨村村民郭先生告诉记者:“早年发家的老板现在都不回来住,白天来这里看看,然后就去潮阳城区,甚至汕头市区住。”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