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马龙:电力助圆致富梦
中新网云南新闻12月30日电(杜明彦 车玉奎)12月4日,入冬的滇东大地寒风凌冽、阴雨霏霏。在距离县城十余公里外的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色甲村。50多岁的郭政文夫妇坐在沙发上、围着取暖器、磕着瓜子、喝着热茶,老式的康佳电视正播放着上了年岁的人喜欢的节目。
“能够赶上这样的好日子,这辈子也值了!”读书不多的郭政文,谈及当下的生活,特意用上了“天伦之乐”一次。这是他前久从电视里听来的词汇,虽对词义不甚了解,但其当下的生活,确属“天伦之乐”。两个女儿均有了自己的家庭,每月都会给父母生活补贴。老两口种着几亩田地,没有负担,家中存有积蓄,生活平静安详而富足。
“这样的日子,是共产党送来的,也是供电部门送来的。”56岁的郭政文,是土生土长的色甲村人,在色甲村几十年电力变迁发展的历程中,他是见证者,亦是受益者。
20多年前,正值壮年的郭政文年富力强,在烟站谋到一份工作,全村羡慕,“每月的工资90元,年底还有一笔奖金。可别小看这个数,当时在县城读书的学生,一周的生活费不到20元。”
在这个自认为不错的职业干了两年后,郭政文从城里买来了一台价值4000多元的康佳彩色电视机。然而,买来的当天晚上就“犯难”,“电压过低,电视带不动。紧接着我又花了50块去买了一台调压器。”
当时,这样的用电窘境不一而足。郭政文还记得,家里买来电饭煲,早上出去干活,把米淘好煮在锅里,原本以为中午回家能有热饭,回家一看,因电压不足,漏电保护器跳开,锅里仍然是冷水泡生米。
因此,生活做饭、煤炭取暖是上世纪村民长时期保持的生活状态。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带来各种问题,首要是林木砍伐。毗邻色甲村的车章村,其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陈亚东当年是村里的护林员,据其介绍,当时,他们整日翻山越岭守山护林,但仍避免不了林木被砍伐的情况发生,当时的森林和生态环境和今天相比,天壤之别。“当时的山上基本没多少树,大部分树杂木和草丛,今天,车章境域内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8%。”除了生活取暖砍伐林木外,煤炭取暖成为村民的一个隐患。因当时的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有人曾发生过一氧化碳中毒。让郭政文印象最深的是,色甲小村60多岁的金某某夫妇,在一个下雪夜就将煤炉提进卧室,老两口同时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