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榜网
PC版

刘雪凤论个卖出千万只玉米

2024-11-09 12:33本站原创浏览:7737次

弟弟 刘雪来:“我们就煮了一锅,拿了一袋玉米,到市面上试一下。”

刘雪凤:“正好我家楼下有一个洗浴中心,出来一个女的,说什么东西,一看玉米,来,给我买16只吧,给我弟弟乐的,当时乐得直蹦。”

清早刚出门,没想到每只1元的粘玉米竟然大受欢迎。姐弟俩顾不得初冬的严寒,在喧闹的超市门口摆起了小摊。然而,接下来的好几个小时,他们的玉米一根也没有卖出去。

刘雪凤:“我弟弟就站不住了,就不卖了,我寻思这咋办呢?他不卖不行啊,然后我说,我给你买件羊毛衫吧,我上前面大厦给他买了件羊毛衫,我说你别走,他走了我推不动那锅啊。”

当时的刘雪凤已花费了30万元收购玉米和租冷库,如果不把这90万玉米卖出去,积累多年的资金将会打水漂。不甘心的刘雪凤第二天继续来到街上,这一次,他们终于找出了卖不出去的原因。

弟弟 刘雪来:“都以为这是说,那种农村做的玉米吊子,认为这个玉米不好吃。”

原来当地消费者把速冻玉米当成了普通老玉米。普通老玉米由于没有保鲜,很不好吃。而速冻玉米在加工时就已将养分固定。找到原因后,刘雪凤立即决定把玉米免费分给行人品尝。

顾客 苏慧:“尝了感觉不像在我们脑里想象的那样的玉米吊子那样难吃的那种,尝得也非常好吃。”

刘雪凤:“奇迹就发生了,那个时候的玉米,我们打着车去仓库取货,然后往街里运,就出现这种购买的场景。”

艰难的局面被打开后,刘雪凤每天最多就能卖出1000只玉米,除去收购、运输和人工费等成本外,每只玉米在当时能赚到6毛钱。2002年12月,她接到了一个厦门客商的电话。

刘雪凤:“说要他说我是批发商,来一车货吧。我说一车货,咱们也没见过面,你看看这个资金怎么办。”

厦门客商 胡宗武:“我就打了30%的定金,我说要不然你人跟车过来。”

收到了对方打来的1万多元定金后,刘雪凤派弟弟带着20吨玉米赶往厦门。如果对方满意,她将会得到6万元。虽然对自己的玉米质量很有信心,但第一次做这么大一笔生意刘雪凤还是有些担心。

刘雪凤:“货到地头死”,都是说你的玉米不好或者什么,怕在价格上压制我们。”

厦门客商 胡宗武:“一打开这个玉米,棒型也比较粗,颜色金黄金黄,特别好看。随便咬一下,感觉口感好,甜香。”

厦门客户很快将剩余货款打进了刘雪凤的帐户,又追加了另外两车的速冻玉米。2003年春节前,刘雪凤又陆续不断地接到了国内其他城市客户的电话。

刘雪凤:“到后期我们要多少钱,客户给我们多少钱,那我们还是供不上人家,你给我多少钱,我也没有货,只能把期望投入到下一年了。”

上一年大获成功,让刘雪凤决定扩大基地规模。第二年,她在五常28个乡镇又选择了100多亩基地种植粘玉米。2003年夏天,她的速冻玉米产量达到了280万只。当年冬天,就在她准备大赚一把时,一场谁也想到的灾难出现了。

刘雪凤:“睡觉的时候,突然接了一个电话,说玉米酸了,当时我想是不是这个客户矫情啊,是不是说这个东西明明没酸,想压低价格啊,但是也挺害怕。”

当时那批发往北京的玉米是2003年刘雪凤发出的第一批货。如果这批货真出了问题,整库的玉米都有可能卖不出去。第二天,刘雪凤搭上凌晨三点客车,赶到了全部玉米的储存地哈尔滨。

刘雪凤:“摆着的大样都在那儿,我拿回锅里一煮,傻眼了,我的玉米外观黄灿灿的,老嫩度正好,闻着就是不对劲了,馊了!”

接下来,刘雪凤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不仅发往北京的玉米是酸的,整个仓库里的200多万只玉米大部分都酸了。玉米在五常摘下后的6小时内就已蒸煮加工,蒸煮后就立即运往哈尔滨冷库,技术上没有出错,那么玉米酸的原因就只剩下一个。

刘雪凤:“我们运输的时候在绕道,时间太常,玉米就酸了。”

由于速冻玉米的高效益,五常本地的冷库业主改做速冻玉米,刘雪凤只能到最近的哈尔滨去租冷库。当时正碰上五常通往哈尔滨的公路修建,本来只需三小时的路程,却花费了将近6小时,造成大量玉米变质。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