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养牛不卖怎么还赚钱

2024-09-22网络转载浏览:3566次

2008年3月,记者去浙江省金华市雅畈镇采访的时候,正赶上当地在举行斗牛表演。

他就是斗牛表演的组织者叫舒建忠。5年前他就把金华斗牛拉到外地去表演,现在每年在全国各地会表演几十场。这场斗牛,外人看来是表演,其实是一次训练。

斗牛场上,除了牛以外还有三个人也在忙活着,他们被称为“拆牛师”。

记者:“这个牛厉害,是吧?”

拆牛师 楼秋华:“唉!”

记者:“这个牛赢了?”

拆牛师 楼秋华:“唉!”

记者:“我看你们这个拆牛手还挺不容易啊!”

拆牛师 楼秋华:“有一定的危险性。”

记者:“你们必须得很熟悉牛才行。”

拆牛师 楼秋华:“是的。”

记者:“我看你这脸上全是泥巴。”

拆牛师 楼秋华:“你看他的。”

“拆牛师”是斗牛表演中的关键人物。他们要防止斗性正浓的牛跑出场外,如果遇到两头牛势均力敌的话,他们还要在适当的情况下及时把牛分开。

其实,这次训练主要就是训练拆牛师的技巧。

舒建忠把他的团队和这些牛拉到外地去表演,每年就会有80多万元的收入。

金华斗牛传说是三国时期孙权所创,以前一直是当地传统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近年来,当地政府为把这个独有的民俗活动传承下去,建了斗牛场、举办斗牛节。通过媒体的传播,金华斗牛在江浙和广东一带很有名气。

斗牛是当地人当宠物养的,既不用于农耕,也不做肉牛。目前当地有200多农民在养斗牛。他们养的斗牛是没有经过交配的公黄牛,这些牛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斗牛养殖户 王炳南:“什么牛生气了会斗?头首先要平,耳朵要小,耳桩要嫩,角要生得圆一点、粗气一点,牛颈生得要短一点,我们土话说这叫四块,四条腿、四块要生得大、生得方,皮肤要软、要厚。”

斗牛长到4岁,才到可以斗的年龄,养牛户为了培养斗牛也是煞费苦心。

斗牛养殖户 王炳南:“它一天起码要15元钱的东西给它吃下去,精料、麸皮、玉米、青菜、萝卜、稻草。如果没有这么多东西吃下去,它长不了这么胖,长不胖,它下次去斗牛就没劲了。斗起来,它的体重人家就推不动。”

当地人养斗牛,不只是因为他们爱好,他们更希望斗牛有用武之地。可每年只有在斗牛节和两次庙会一共不到10天的时间里,他们的斗牛才能一显身手,而平时他们也只有在田间地头娱乐一下。

舒建忠以前在当地是搞特种养殖的,他发现每到斗牛节的时候,很多外地人也会赶到金华看斗牛。舒建忠觉得金华斗牛的品牌已经打出去了,如果组织斗牛到外地去表演,肯定能赚钱。

舒建忠:“城市里面的人,他连牛都看不到了,不要说斗牛, 所以我想想,这个斗牛的市场会很大。”

2003年7月,舒建忠成立了公司,专门承办金华斗牛的表演业务,他向养牛户许诺,无论是亏是赚,都会给提供斗牛的养牛户一定的报酬。

斗牛养殖户 杨献芬:“养牛户带牛出去是按天计算,大概就是每天150元到200元之间,有些地方是近一点的,有些地方是跨省的,跨省的一般出去就是200元一天。”

对养牛户来说,他们费尽心思养的斗牛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而且还有回报,这样就能弥补一些他们养牛的费用,所以养牛户们没有一个不愿意和舒建忠合作的。但是舒建忠也提出为了保证斗牛表演的精彩程度,对斗牛会严格挑选,不能斗的或技巧较弱的都不要。所以平日里,养牛户们都自发的开始训练斗牛。

舒建忠:“好斗的牛就是这个样子。”

记者:“这是在干什么?”

舒建忠:“它想斗,没有牛和它斗,它连墙皮都要斗掉了。”

记者:“你们每次训练斗牛,就这一次要训练多久?”

拆牛师 楼秋华:“就这么一次,就是十来分钟。”

记者:“你们会这样经常训练吗?”

拆牛师 楼秋华:“每天下午的时候都要训练一下。你如果不让它训练的话,它就很不安分。”

记者:“好斗啊。”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