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养殖户的活存折

2024-09-21 05:53本站原创浏览:2995次

  金卡户王艳在新建的饲料厂指导工人生产。

  开始于2003年的道德信贷金卡工程,在大石桥市经过广泛发动、认真评选、公示发卡、逐步扩面,先后三次颁发金卡,并于近日再次核定了第四批授卡文明户,4000多“十星级”文明农户的授信额度已达2亿元。通过实施金卡工程,大石桥市走出了一条以信贷推动文明,以文明促进发展,两个文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一张卡片带来的变化

  贾昌友是大石桥市旗口镇曾屯村农民,现在拥有大棚食用菌栽培面积50亩,年产值200多万元。说起这些年来的致富经历,贾昌友感慨颇深。

  1998年,贾家哥仨相继投资20多万元,在20多亩承包田里扣上了食用菌栽培大棚,当年便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的哥仨又想把周边闲散的废弃荒地承包下来,发展具有旗口特色的食用菌栽培基地产业。然而资金的严重短缺制约了贾家的发展步伐,只能是小打小闹地进行。

  变化始于2003年,大石桥市委宣传部和农村信用社推出了道德信贷金卡工程,作为多年的“十星级”文明户,贾昌友获得了首批道德信贷金卡,当年贷款3万元。后来,金卡的贷款额度上升到5万元,贾昌友从2003年起共循环贷款7次,累计贷款26万元,使自家的大棚面积发展到50亩。不仅如此,他还带动了村里50多户农民栽培食用菌和他一起致富,每年安排劳动就业50多人,年发放工资40多万元。

  贾昌友只是大石桥市拥有金卡的4000农户中的普通一员,到去年底,该市共为文明户发放贷款4654万元。据测算,这些资金的投入,年可增加农业产值1.5亿元,增加收入3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60元。

  文明竞赛再现生机

  大石桥市从1996年开始的 “十星级”文明户竞赛评选活动,在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纯精神的荣誉鼓励对参赛农民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原本生机勃勃的竞赛活动面临挑战。而道德金卡工程的实施,则使两个文明的建设有机结合,让农民尝到了讲道德的甜头,重新激活了广大农民参与“十星级”文明户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获得金卡的农民说:“过去,‘十星级’文明户只给个铁牌,没有多大用处,现在的‘十星户’给信贷金卡,这是个硬通货,争当‘十星户’,值! ”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诚信建设是重中之重。金卡工程的实施使农民切身感受到,讲道德不吃亏、讲道德受益、讲道德得利,进而激发了农民群众讲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旗口镇新开村金卡户程振春、程振生兄弟俩,发现父亲去世后留下10多万元债务,兄弟俩主动寻找债主,偿还了全部债务。家有千万资产的水源镇赵家村村民汤振生认为,“金卡是一个家庭的门面”,评上金卡户后,他投资100多万元,为村民修建休闲广场,还为村里购买文体活动用器材、服装等。

  如今在大石桥市,上至全国人大代表,下到普通农民群众,都积极争当金卡户。金卡工程已成为引领农村社会风尚的载体,成为标示家庭道德水准的金字招牌。

  助农致富的“活期存折”

  金卡最基本的特点是“用信用做抵押,用文明做担保”,这种金融产品是宣传部门和金融部门大胆创新的结果。而其另一个特点则是便民。金卡的使用非常简便,仅凭一张“守信卡”、一个户口簿、一个身份证、一枚个人印章,随时可以到信用社办理5万元的信用贷款,被农民群众称为“活期存折”。

  高坎镇金卡户董家军到外地购买饲料,一时带钱不够,他拿出信贷金卡,厂家就允许他先把货提走,以后再还款。董家军感慨地说:“金卡可帮了我的大忙。 ”水源镇黑英村养殖大户林茂英在禽流感最严重的时期,通过金卡贷款20万元,缓解了燃眉之急,使濒临绝境的养殖场渡过了难关。现在,她的养殖场固定资产已达600多万元,年利润达100余万元。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