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贷资源 引导农业产业升级
严格审批与自查 贷款投放阳光化
主持人:加大投入与创新支持高附加值农业发展的同时,贷款质量如何保证?
孙启勇:第一,组织案件治理“回头看”活动,从严查处违规违章行为。在今年的“回头看”风险自查活动中,我社对自查出的贷款形态不实、书面催收通知书下发不全面、个别利率执行有误等问题,对照信贷制度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限期补充完善手续、限期收回等处罚,促进了客户经理办贷行为的规范化。第二,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主要审查贷款是否属于本辖区、贷款投向是否能产生效益、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期限是否合理、利率是否正确、第一责任人是否明确、担保人是否具备担保经济实力、各项贷款手续是否齐全等。发现问题,及时退回,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信贷资产质量逐步提高。第三,定期实行信贷客户经理换片交流,并通过办理交接前的审计情况,检查其是否存在违规放贷现象,最大限度有效防止各类信贷风险隐患。我们还开办阳光型信贷大厅,推行办贷公开化。把信用社贷款条件、程序、利率向贷户公开,贷款发放额度、最新贷款种类定期张榜公布,实行“阳光”操作,接受贷户和社会监督。
代新胜:首先,提高贷款质量。我们对2010年新增支农贷款业务真实性进行了全面专项审计,建立了新增贷款风险定期识别和分析机制,杜绝“缺陷贷款”。2010年以来,追究当年到期未收回贷款责任人76人(次),收回2007年以来当年到期未收回贷款242笔,金额1068万元,累计扣划责任人绩效工资12.8万元,其中16人收清了全部责任贷款。其次,落实贷款新规。虽然年初贷款营销任务重,但我们没有因为经营压力过大而淡薄合规意识,严格按照银监会出台的“三个办法一指引”要求,严把贷款准入关,重点关注和掌握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用途去向、支付方式、要件的完整性、面签制度、借款人的承诺等主要内容,坚决杜绝违规贷款。最后,执行贷后检查。着力解决“重放轻管”的问题,增强贷后风险实时监测和动态管控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贷款全程管理的制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风险部门贷后检查人员每月抽查10户至20户进行现场贷后检查,对检查情况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措施,并提出风险预警。全年累计出示风险预警提示书100余份,风险预警督办书20余份。通过加强贷后检查,有效地防止了因控制、监督不力而产生的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