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屁股上发现的商机
惠增玉:其中我们一个同学就说了,听说你要建厂。我说,对啊。他说,开发区这边好多好地方,你为什么不建呢?我说,这么好的地方怎么敢来呢。

没想到,第二天,那个同学就带他去见开发区的负责人。
惠增玉:说你这个投资多少啊?我估算了估算,我说投资三千万。他说,三千万不可能的,我们是五千万以上才行。超过一个亿,是列为大项目,是重点支持的。
开发区的负责人话音刚落,惠增玉说出的一句话把他的同学都吓了一大跳!
惠增玉:我说,不差那些了,一个亿就一个亿吧。
初中同学:当时我觉得不可思议啊。他当时说光盖产房就需要五千万,我说你什么能把它盖起来,你哪有那么多钱啊。
根据要求,惠增玉可以先投资一部分,之后三年之内他必须累计投资达到一个亿,否则就算他违约。奋斗了好几年才积累了几百万,未来的三年必须投下一个亿。在所有人眼里,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惠增玉的原同事:肉丸子你能搞那么大的工厂?也就是说胃口有点太大了。
营销部经理:要投一个亿,对我们那个比例来说,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蛇吞象。
公司副总:压力也太大,资金上各方面都不太允许。
记者:所有资产加起来有多少?
惠增玉:所有资产加起来,当时那到谈定的时候,也就是有个三四百万。
记者:一个亿的投资,意味着你们的企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跟以前相比?
惠增玉:跟我们以前相比,原来日产量是30吨, 一个亿的投资,我们的日产量必须达到多少?达到300吨。支撑我们这一个亿投资的,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市场,只要是我们有这个市场,我们就敢去做这个事情。
2006年5月,惠增玉用500万元投入第一期工程。要想三年完成一个亿的投资,销售量就要提高十倍。整个工厂都陷入紧张,几乎每个员工都在猜测,惠增玉到底有什么绝招能完成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儿,惠增玉却做出了一个在别人眼里无异于自杀的行为——他要更换原料,把当时肉丸的原料由碎肉换成大块肉。
经销商:当时觉得惠总疯了,真的觉得他疯了,当时包括我们,包括我们这些经销商都非常不理解,觉得这个用碎肉也好,也可以,为什么惠总说必须要求用大块肉。
经销商:他能这样做的话,肯定是要亏钱。 经销商:他本身也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利润,因为一个碎肉和一个大胸肉,原料差价很大的,一吨得差大几千元钱。
经销商:长期下去他不会生存。
同行:速冻食品这一块的利润就不是很高,所以说成本一高肯定就不赚钱。
当时在行业内,用碎肉做丸子是普遍做法,如果换成大块肉,原料成本将提高四分之一,在速冻食品行业,成本提高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几乎没有利润。一个亿的压力正顶在脑门儿上,在企业最缺钱的时候这样做,惠增玉难道真的疯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下惠增玉肯定要赔得倾家荡产,可是结果却大爆冷门。就在当年,惠增玉的企业销售额达到了八千万,不但没赔钱,反而赚得盆满钵满!这几乎不合乎常理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而秘密,就在这小小的肉丸里。
惠增玉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就可以把答案看得一清二楚。我们用同样重量的大块鸡肉和碎鸡肉分别加入同样重量的面粉做丸子,但结果会截然不同。
记者:依据你的经验的话,两者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研发部人员:这个丸子从数量上的话,它应该会比那个多。

同样重量的鸡肉,大块鸡肉怎么会比碎鸡肉做出的丸子多呢?等丸子做好之后,记者迫不及待地数了一数。
记者:好,我来数一下有多少个,二——四——六——八——十,十一个丸子,大块鸡肉一共做出了十一个丸子。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用碎鸡肉能做出多少个丸子。二——四——六——八——九,碎鸡肉做出的丸子是九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