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为荣:回乡当“牛倌”
2024-09-25 00:17本站原创浏览:1859次
1982年出生的朱为荣,祖上世代都居住在梅溪乡山碧村,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2003年,朱为荣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麻步镇做花边生意,赚了一些钱,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本地黄牛的广阔市场,于是决定回村当一个“牛倌”。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鳌江聚会,吃了本地黄牛肉后,觉得肉质细腻,十分可口。朋友说‘想吃本地黄牛肉可不简单,需要事先预订’。”正是朋友的这句话,使朱为荣萌生要做本地黄牛肉生意的想法。 朱为荣先到平阳屠宰场了解黄牛肉市场状况,从屠户那得知,一家屠户一年一般要屠宰500~600头黄牛供应市场。黄牛肉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这些黄牛大部分来自金华,我县目前没有一家上规模的黄牛场。 “本地黄牛肉,较之其他品种的牛肉,具有肌纤维细,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平阳本地群众的欢迎,如果能把本地黄牛规模化养殖的话,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朱为荣告诉记者,为了做好这个商机无限的本地黄牛生意,他多次去县农业局办理相关手续并向技术人员请教相关知识,之后,又到苍南金乡考察,向当地养牛户学习牛棚的搭建技术和养牛技术……就这样,东奔西跑,辛辛苦苦忙活了三个月,终于把这些筹备工作处理妥当。 但是,智者千虑尚有一失,更何况朱为荣是一个没有养牛经验的门外汉。2008年8月牛场建成后,朱为荣挨家挨户地到瑞安大南山、鹤溪蔡洋山、梅溪南洋山等偏僻山区的养牛户家中选购黄牛。本地黄牛很难找寻,每发现一头牛犊,朱为荣就如获至宝,驾车而去,农户们见状,以为大客户来了,纷纷抬高价格。后来,朱为荣被迫在选购时打扮成普通采购员,艰难购得30多头牛犊。“这些黄牛乍一看没什么区别,其实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经验不足,朱为荣选购的30多头黄牛公多母少,发情期的公牛们时常发生‘斗殴’,有一次一头公牛还被撞落悬崖。朱为荣当机立断,决定卖掉大部分公牛。“很好卖,没几天就卖光了。”这次的失误,迫使朱为荣卖掉辛苦寻找的本地黄牛,但也正是这次对市场的测试,更坚定了朱为荣对本地黄牛市场的信心。 现在,朱为荣一有空就到网上搜索黄牛的疾病预防、养殖等知识,经过一年的磨炼,如今他不仅能识别黄牛的好坏,还能熟练应对黄牛的一些小毛病,如拉肚子、骨折等。 作为一名大学生,朱为荣显示与他父辈们有不一样的发展思路,他除了在承包的山上放养黄牛外,还在山上种植了30多亩的枇杷树和瓯柑树,并承包了两个鱼塘养殖鱼虾。他希望利用碧山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一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把自己小农场的规模慢慢做大。他介绍说:“在山上的草地上放养黄牛,除了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优点外,还可以节省饲料,降低成本。牛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可以当鱼饲料,牛儿浑身都是宝,其他价值更不用多说了。” 目前,朱为荣的平阳县青松畜禽合作社已有本地黄牛100多头,他心中的蓝图生态循环农场也已初步成型,他的合作社还带动了山上其他困难农民就业。对于未来,朱为荣说:“接下来,我想利用牛粪种植蘑菇,这个新技术,我是从县农业局打听来的。我希望通过这些项目,带领村里其他村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