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兴县康宁镇发展养殖致富实录

2024-09-22 13:50本站原创浏览:4403次

中新网山西新闻12月2日电 (通讯员 高崇德)从县城西行,穿过利民洞,翻越乌门山,沿途60华里的岢大线康宁段两侧各村,一幢幢漂亮的猪房、一排排整齐的鸡舍、一处处标准的牛棚俨然成为东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圈舍里、庭院中“冬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身影和涌动的“热度”……

新庄村肥猪活蹦乱跳,乌门山上肉牛浑身膘,鹿家岔的蛋鸡营养高,肉蛋类市价一路狂飙,买方市场直向卖方飘,养殖户笑得直不起腰!夏季开始康宁遍街流传这歌谣…

康宁镇位于兴县最南端,是兴县去往吕梁离石及平川四县市乃至飞北京赴沿海的必经之地,素有“兴县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

近年来,该镇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省市县有关扶贫脱贫政策,积极培育优质、特色乡村产业,加快培育一批见效快、辐射带动能力强,能使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高效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将养殖业确立为全镇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以龙头企业引领为方向,坚持“养殖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将生猪育肥、肉牛养殖、蛋鸡、养驴产业与脱贫困攻坚紧密结合,确保养殖业成为全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品牌产业、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逐步实现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创出了贫困山区养殖脱贫的新路子,“畜”势勃发,跑出了老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加速度”。

生猪育肥 夯实产业发展“增长极”

冬日暖阳,生机勃发。走进兴县康宁镇新庄村兴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幢普通的二层办公楼,一座高耸的现代化储料塔,三间颇具规模的“厂房”(圈舍)无不显示着新气派、新气象、新活力。一套现代化供料系统,即源自山东大牧人的饲料加工设备将玉米、豆粕等加工成成品饲料后通过空中管道输送往厂房,猪舍虽不便进入,但从视频监控可一目了然:猪嘴巴靠近水管就能喝到温度适宜水的全自动饮水系统,环控系统、夏季热风通过水帘的冷却降温系统,冬季地暖+壁暖的供暖系统,尿粪分离、粪便日清及粪污无害化处理系统无不令人惊叹惊奇。“五大系统”将科学饲养科技喂养应用到极致。诺大的“猪房”四季恒温,有效解决了猪因圈舍温度过热或过冷而厌食不长肉膘或易生病的难题;良好的通风使容纳千头猪的空间嗅不到一丝臭味异味;产床、定位床这些过去只在医院妇产科听到的述语,在这里司空见惯使用频繁,很好避免了能繁母猪孕仔后流产、产崽后压畸压死猪崽情况的发生;尾大就割、生猪数量、个头体重与圈舍大小匹配,空间适宜既不拥挤又留出一定“间距”,有效回避了摇尾巴和跑动走动消耗能量影响长肉的问题,力争使吃到肚里的每一颗饲料都变成猪肉。已于今年清明节出栏2200头肥猪,每头2000元(生猪每斤7.5元),中秋节出栏2800头,每头4200元(生猪每斤14元),5000头肥猪收入1300多万,获利800多万元。年前还可出栏1500头,按每头7000元(每斤22元)计算,可收1050万元。大把的钞票收入囊中,未进的钞票亦在意料之中,现在浑身轻松、满心欢喜、满脸兴奋的公司经理孙奋明难忘三年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迫处境,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3月15日,流转土地1000余平米,多方筹贷500多万元,就在当年刚建起圈舍、购置齐设施设备时资金链断裂,无法启动运营。即将陷入瘫痪而一愁莫展之际,镇党委书记高俊君亲自协调康宁镇农村信用社为合作社注入200万元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使其“柳暗花明又一春”,走出了困境起死回生。为响应国家关于持续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稳价保供的号召,今年夏养殖场又购进500头能繁母猪,每头母猪一年繁殖两茬半,一窝育崽11个,每年可育13750只猪仔,真正实现了生产、饲料加工、育肥“一条龙”,迈上专业化快速发展的轨道。

肉牛养殖 撑起脱贫致富“新引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