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_是这样炼成的
漫步白蒲镇浦东社区,如同赏阅一幅动人的新农村建设立体画卷。
这里,一栋栋“小洋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干净宽阔,笔直平整;一个个建设现场塔吊飞旋、一派繁忙……所到之处,无不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聚居有新优势
江苏省首批“模范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中国瑞典合作环境教育小硕士项目实验学校——白蒲中学,就坐落于浦东社区。
社区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在学校东侧规划了首个农民聚居区——浦东花苑。该小区以两层联排式别墅与多层住宅相结合,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可居住1200户,配套公共服务和健身活动中心。通过对外招商,社区选择了3家开发商共同开发建设,以成本价安置给本社区居民。
蒲东花苑于2006年8月正式动工,一、二期共新建别墅49栋、98户,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2007年底入住率达到了100%。在成功推进一、二期工程的基础上,社区进一步解放思想,高点定位,率先推出5+1多层农民公寓楼实施方案,三期工程于2007年底2008年初相继开工,目前8栋多层已全部竣工,可安置332户,各项配套设施已全部完善;四期工程5+1多层用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于2009年8月正式动工,可望年底前全面竣工,建成后可安置138户。
发展有新空间
在大力推进农民聚居化过程中,社区围绕打造一流精品小区,对区内各类管线均采取地埋,所有道路均浇筑成混凝土路面,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垃圾处置全部到位,小区绿化面积近1万平方米,清理河道900米,驳坡680米,打造出“路宽、地绿、灯亮、水清、气象新”的样板小区。
与此同时,他们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好村规民约,采取相关激励措施,引导并要求已住进新居的农民拆除原住房,全面加快拆旧复垦、土地整理进程。截至目前,入住小区的农民已达320户,按照户均面积1亩地,拆除老宅复垦土地,全村将增加近300亩土地,为小城镇建设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用地空间。
当前,他们正加紧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对全社区每一户的宅基地进行丈量造册,为下一步的拆旧复垦实战打好基础。
致富有新途径
广胜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为运营模式,引导380户农民种植青花菜、荷仁豆、刀豆、玉米、甜豆等高效蔬菜,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辅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服务,每年加工销售蔬菜三千多吨,村集体增加服务收入5万多元,种植户每户增收1500至2500元,农民人均增收480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一个投资近150万元、流转土地12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已全面建成。
以金华养殖场为基地成立的养殖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养猪、养鸡。目前全社区规模养殖产值达100至200万元的有5家,50至100万元的有8家,30至50万元的有14家,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提供了强劲的保证。
截至目前,浦东社区已有141户、656人加入社区股份合作社,资金股200万元,折股资金212万元,社区每年收益8万多元;235户农户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涉及土地308.2亩,社区每年收益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