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南头镇“外耕农”种养面积超5万亩

2024-09-18网络转载浏览:3612次

截至目前,南头镇"外耕农"已达420户,种养面积突破5万亩,远远超过本镇3-4万亩的种养面积。图为该镇"外耕农第一人"梁就添在拉网收鱼。刘彦平摄

近日,记者来到民众镇平二村,看到鱼塘连成一片,塘内各种桂鱼、笋壳、水鱼等活蹦乱跳。“网里的上百条小鱼,就是刚下塘不久的桂鱼鱼苗;这些即将上市的‘大家伙’也是桂鱼,上市后每斤价格接近35元,最贵时每斤可卖到50元。”,正在收网的南头镇“外耕农”梁就添笑逐颜开地说。 据悉,目前南头镇“外耕农”的种养殖面积已突破5万亩,范围涉及省内外11个县市的21个镇区。◆就叔成为“敢吃螃蟹”第一人 在南头镇,提起“外耕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养殖大户梁就添。乡亲眼中的“就叔”不仅是市人大代表和劳动模范,还是南头镇发展“外延农业”的先行者,还是带领他们致富的引路人。 据就叔介绍,早在80年代初,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自告奋勇承包了村里的6.7公顷鱼塘,做起了“四大家鱼”养殖和种苗繁殖生意。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一举成为北帝村“敢吃螃蟹”的第一批“万元户”。 199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他又与镇农办共同投资,兴建了中山市首个镇级鱼苗场——南头鱼苗繁殖场。由于种苗质量优,经营信誉好,顾客源源不断,生意越来越红火。 据悉,1996年,南头镇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各项建设如火如荼。随之,大量农田一夜之间变成工业用地,种养殖面积自然不断缩小,农业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受限。因此,善于审时度势的就叔便把目光投向了镇外。 ◆工业化进程加快衍生“外耕农” 1997年,就叔便斥资100万元,在黄圃镇率先承包了近200亩鱼塘,成为南头镇首批“走出去”的新型农民。因此,打破区域限制,发展外延农业成了不少农民的新选择。从此,“外耕农”这个名字也应运而生。 几年后,就叔成了赫赫有名养殖大户。这时,他看到一些乡亲没有工作、家境贫困,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自2002年起,为了帮助这些人尽快脱贫致富,除了免费给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外,还通过自己入大股、其他农户入小股的方式,带领村民入股他的养殖场并五五分成。还秉承“亏了算自己的,赚了大家分成”的原则,受到乡亲们的广泛赞誉。 “以前我靠打散工维持生计,奔波劳碌,却难有保障。同就叔合伙承包鱼塘,他花了50多万元,而我却只出5万元,但获得的利润是平分的。”村民梁六斤,心怀感激地告诉记者。据了解,仅北帝村就有10户人家成了外出承包土地的养殖专业户,直接带动60多人就业。 之后几年,不少乡亲纷纷加入到“外耕农”的行列,并很快将承包种养的范围由本市的民众、阜沙、三角、黄圃等镇区,推广到广州番禺、珠海斗门及江门、阳江等地。仅就叔与他人合伙承包的鱼塘顶峰时达到近千亩,收成最好的一年利润超过200万元。 ◆“外延农业”遍及11个县市 据南头镇农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头镇为破解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农业发展受限,农民失业的难题,不断加大对“外耕农”的扶持力度。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南头镇农民外出种养扶助借款暂行办法》。2009年,又出台了该《办法》补充规定,将借款使用年限由原定的3年延期1年;同时还对外耕困难户的小额借款实行全免息的优惠政策。自这一办法实施以来,该镇、村两级对外耕困难农户帮扶118户,累计发放免息借款354万元,直接受惠面积达7400亩。 截至目前,该镇“外耕农”已达420户,种养面积已突破5万亩,远远超过本镇原3-4万亩的种养面积,直接带动农民就业达1000多人,范围涉及省内外11个县市的21个镇区。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