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法制日报杜萌:江西老区行的领悟和思考

2024-09-22网络转载浏览:4056次

领悟:在历史中追寻前行的动力

整日忙碌在当今新闻报道的诸项业务中,对某一新闻事件、某一新闻人物的关注往往来不及细究其更为深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即便是对历史某段时期的回顾,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许多记者恐怕很难静心研读,从容思考。

中央新闻单位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结束了劳碌奔波的七天日程,事项繁多的活动内容对参与者来说,可谓一波接一波高潮迭起的"视听盛宴"--井冈山、瑞金、兴国革命圣地旧址参观,目睹历史实物展出,聆听报告介绍,观赏音画演示、舞台歌剧,拜谒烈士陵园,纪念碑献花……此次江西老区行让老编、老记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初创历程的万般艰辛和磨难。

行程匆匆,日程安排紧张,红色革命斗争史的一个个生动片段却震撼心灵,触动心绪:

井冈山斗争那样艰苦卓绝,老百姓为什么拚死拚活追随共产党人闹革命?

被反动势力诬为"共匪"追杀的共产党人,老百姓为什么要舍生忘死掩护他们?

在白色恐怖中被捕的共产党人,为什么在酷刑拷打、剖心砍头的危难时刻信念坚定誓不反悔?

那首《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江西民歌为何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传唱至今盛行不衰?

伫立在烈士陵园,目光抚过刻在石碑上那些英烈的名字,要不要想想烈士亲属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终生悲痛?

享受着一天天好起来的生活,要不要缅怀那些为人民共和国打江山英勇牺牲的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即将跨越六十周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需要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一代代人持续不懈地拚搏。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承载着革命先烈憧憬未来的美好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宪法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在日复一日看似平凡的新闻采访编辑工作中,该怎样坚定地恪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正气 ,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这是我们经常需要扪心自问的。

思考:在现实中提供具体的指导

我分在"江西老区行"第四组,入住兴国县高兴镇高兴村黄龙组村民刘世忠家。

刘世忠家里有两台电视,一楼客厅摆放一台,刘世忠的父母在一楼居住,全家人围桌吃饭时可看电视。二楼是刘世忠小俩口居住的房间,居室里也摆有一台电视。

记者入住刘家的两个晚上,只有刘父在客厅看湖南台的娱乐节目。刘父介绍,轻松愉快、游艺性强的电视综艺节目,是农村老人和孩子的首选。

高兴村村干部刘文元说,农村人爱看与农村有关的实用类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的《致富经》等介绍农村致富人物、致富经验、致富技术的节目,他不喜欢看那些表现城市生活的电视剧。

农村人农忙时顾不上看电视,平日因劳动强度较大,大多农户沿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传统,天黑即上床入睡,中老年人更是没有熬夜看电视的习惯。只有外出打工的年青人过年探家时能熬夜玩耍或看电视。问及是否能看到中央媒体的报纸,回答是这里很少有人能看到。

同样的问题在高兴镇政府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电视我们主要看经济频道、法制频道、农业频道、今日说法,这些节目对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有帮助,对调解矛盾纠纷有帮助。本地农村人不大看报,说起本地报纸,镇干部们说无论日报还是晚报,广告太多,一叠报纸登不了多少东西,刊登的文章对农村人没啥用处。

据了解,赣南日报和赣州晚报发行数量大约各有5万份,赣南日报从1994年就开始自办发行,自收自支,全报社现有60人,晚报也如此,赣南日报的年广告额在一千万元左右,晚报稍好些。(法制日报 杜萌)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