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燕赵行]一位农民网友的“走基层”
“我正忙着把自己近一个月‘走基层’的感悟写下来,发到网上。因为很多网友关注我,希望能多看到一点我‘走基层’的东西。”9月11日,在鸡泽县双塔镇军寨村,我们见到了只身骑着自行车深入农村访民情的农民网友刘占平。由于长时间被太阳照射,他的皮肤色晒得黝黑。“通过我的‘走基层’,我觉得农村有三大显著变化。一是农民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了,再是农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还有就是农民素质越来越高了。”今年46岁的刘占平是一位普通农民,年轻时在部队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退伍回乡后,耕读兼顾,迷上了上网,爱写博客、看论坛。前不久,他携带一台手提电脑和一架照相机,吃农家、宿地头,走乡野、串街巷,行程2000多公里,转遍了邯郸13个县(市)的500多个村庄,共发帖50多篇,描绘他眼中原生态的冀南农村生活图景。
刘占平此行的第一站是鸡泽县双塔镇军寨村,在这里,他和有“机械化能手”美称、拥有一台联合收割机、三台不同型号拖拉机的刘全印交了朋友。
通过聊天得知,刘全印今年47岁,高中毕业,头脑灵活,能跟上农村发展新形势,他买农机具还享受了国家的补贴。秋收时候,他是“一条龙”机械化作业,前面一辆拖拉机收获,中间一辆拖拉机耕地,后面一辆拖拉机播种,一气呵成。干完自家的,通过适当收费,还帮三乡五里的农户作业。麦收时候,他又当起麦客,开着联合收割机一路南下割麦。
“那你一年收入多少钱?”面对刘占平直截了当的提问,刘全印一脸憨厚地挠挠头笑笑:“这个不好说吧。”刘占平在网文中写道:从刘全印发自内心的笑容里可以得知,他一年收入不菲。
一路走来,给刘占平印象最深刻的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致富信息的广泛传播,农民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了,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等。刘占平也不断发帖反映这种变化,《和邱县棉农“弹弹花”》、《和临漳瓜农“拉拉瓜”》、《和馆陶养鸡户“扯扯蛋”》……一篇篇图文并茂的帖子受到众多网友关注。
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漂亮实用的新民居建设,是让刘占平大开眼界的又一个重要变化。7月2日晚,他住进了武安市磁山二街村,由于夜很深加上他很累,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一早起来,眼前的场景让刘占平很惊讶:这哪里是农村,分明就是城市嘛!原来,他住的地方是该村建设的一处新民居,叫“锦馨佳苑”,有26栋五层单元楼和20多栋连排别墅。单元楼统一设计,底层有储藏室,楼顶有阁楼,已有近700户居民入住。联排别墅是大理石门柱,红瓦铺脊造顶,很是气派。加上各家各户种养的花花草草,整个小区都非常整洁美观。
不仅外观漂亮,而且住着舒适。刘占平看到,新民居内实现了煤气、暖气集中统一供应,自来水分两路,一路供饮用,另一路供洗衣、擦地和冲厕所,非常方便。“走基层”的近一个月里,刘占平参观了不少新民居,他还专门发了一篇帖子《新民居里的新居民》。
“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文化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和时尚,村广场上有村民跳舞,村图书室里有村民读书,还有很多村民上网、玩QQ。”刘占平说,“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民的素质越来越高,民风也更淳朴。”刘占平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刘占平来到了大名县漳河村,这时他大水杯里的水喝光了,口渴难耐。他便向该村一位开餐馆的大姐要水。这位大姐不仅端出一碗热腾腾的绿豆汤让他坐下慢慢喝,在他临走时还免费给他的大水杯装满了绿豆汤。“喝了绿豆汤,不仅消了暑气,心里也更舒服。”刘占平说。一路上刘占平碰到了不少类似令他感动的事情,他还发了一篇帖子《一碗绿豆汤里品人情》。
“如果人是一条鱼,那田地和村庄就是大海,可任意遨游。”由于切身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刘占平写的帖子充满诗意和感情,“能够周游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看一看家乡的山水,记录下乡村的风土人情,这是很惬意的事,一点也不觉得累,以后有机会我还会走。”刘占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