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着双拐守候12年的财富
可是既然是奔着买鱼苗去的,为什么又空手而回呢?原来到了麻城袁善权才知道,翘嘴鳜鱼养殖成本很高,像自家的12亩鱼塘,养一塘翘嘴鳜鱼至少需要2万元。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别说2万,连2千都拿不出来。所以袁善权决定,还是先养四大家鱼来攒钱。从那天起,他起早贪黑,节衣缩食,想从牙缝中挤出这2万元。可是他没想到,这一攒就是6年。 袁善权:什么都要用钱,根本攒不下来,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就是要养。
一转眼就到了2002年,有一天,小女儿放学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袁善权一问才知道,学校要报特长班,小女儿想学电子琴,可是她知道家里没钱,思来想去还是没有报名。这件事情深深地刺痛了袁善权,女儿越是懂事,他就越发觉得愧疚。
袁善权:她非常想学电子琴,她说了先学电子琴再学钢琴,我的小姑娘。没有办法实现,当时很伤心的。
那天,袁善权一晚都没睡,第二天天刚亮,他揣上省吃俭用攒下的300元,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市里的几家琴行。
袁善权:我去问了要2600元钱。
记者:是一般的,还是贵的?
袁善权:一般的2600,贵的不止。 袁善权问了好几家琴行,都是这个价格,本想咬咬牙花几百元给女儿买个电子琴,可是这钱连零头都不够,他只能从琴行仓皇而出。在回家的路上,小女儿的脸一直浮现在眼前,他的心疼了一路。眼看就到家门口了,袁善权突然把车一拐,来到了一个远方表亲家,他决定借钱也要给女儿买上电子琴。可没等袁善权把话说完,亲戚的话就向刀子一样一下扎向他的心。
袁善权:学什么琴,饭都吃不上了,还学琴。就是这样刺激我。
那天,袁善权含着眼泪夺门而出,三十几年的痛苦回忆像被打开了闸门,全都倾泻而出。
堂弟:100个人有99个人瞧不起他,你是永远坐着等别人喂饭给你吃。
从那一天起,袁善权像是变了一个人,无论遇到多难走的路,他都坚持要自己走。那个亲戚的话不仅激发了他的斗志,也唤醒了他心中那个深藏了数十年的秘密。这一次,袁善权不再选择逃避,他要和命运一搏,他开始四处借钱,为了两个女儿,为了那个秘密。他要立刻养殖翘嘴鳜鱼。

翘嘴鳜鱼只吃活鱼,而且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吃不同大小的饵料鱼,只有饵料鱼和翘嘴鳜鱼完全配套,才能算养殖成功,而这一点就是翘嘴鳜鱼难养的主要原因。
技术员:饵料鱼配套是最难的,饵料鱼配套成功,鳜鱼就成功了一半以上。
记者:什么叫配套?
袁善权:养多少鳜鱼配多少饵料鱼是个配套,养多少饵料与多大的面积也是个配套,多大的鳜鱼吃多大的饵料鱼还是个配套。
不仅在饵料鱼配套上没有经验可循,在翘嘴鳜鱼的病害防治等方面当地也是一片空白,袁善权曾经到外地学习,但主要还得靠自己摸索,不仅如此,在养殖过程中很多事情他还必须请工人来操作,又给实验带来了不便,结果,这一过又是6年。 为了专心养殖翘嘴鳜鱼,袁善权停止了四大家鱼的养殖,这6年,他完全是借债度日。翘嘴鳜鱼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袁善权投入了一次又一次。6年下来,他一共欠下了三十多万的外债,别人都说袁善权疯了,而他似乎也进入了癫狂的状态,因为袁善权认定,只有把翘嘴鳜鱼养成功,他才能给女儿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只有到那个时候,他才能说出心中的那个秘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饵料鱼终于能够成功配套。
记者: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技术员:标志就是说当年投下1两2两的鳜鱼,一年之后涨到1斤2两3两,我们称之为标鳜。
记者:这么大的鱼究竟该吃多大的饵料鱼?
袁善权:这是个技术活而已,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