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的三板斧
贾翠英的表姐 王丽菊:“她就说大姐,你借给我两个钱,现在我真是周转不灵。我借给了她15万元。”
贾翠英跑东家,到西家,几乎借遍了所有熟人,也只借到30万元。她无奈之下用房产做抵押,贷款60万元。可正当她准备引进鸭苗,大干一场的时候,亏怕了的丈夫却担惊受怕起来。
戚一民:“我自己认为呢,是进个一两千只,养着试试。”
贾翠英:“既然养了干了,你就大胆的去养,去干。”
毋庸置疑,贾翠英想大干的原因是还账心切,就是被债务给逼的。2005年3月,她再一次找到县畜牧局局长和表姐王丽菊帮忙出谋划策后,撇开丈夫,去到兖州一家种鸭场,一下子进了4万只鸭苗。
戚一民:“没想她一下进了4万多只,当时我一看两大车,确实把我吓坏了,这家伙又不是闹着玩儿的时候。”
之所以一下子引进4万只鸭苗,其实贾翠英心里早有一本账:一般一只鸭子一个月就可以出栏,能卖到20元钱左右,4万只鸭子将近8万元。一年养十茬的话,就是800万元。除掉一半的成本,就能赚取400万元左右。这样,一年就能还清债务。有了鸭子就有了希望,贾翠英精心地饲养着这4万只鸭子,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
记者:“多长时间的鸭子,这是?”
贾翠英:“14天的鸭子。”
记者:“14天是吧,它一般多长时间上市呢?”
贾翠英:“28天至30天。现在这个鸭子,因为它是毛短看不出来,这都2斤多了。每天都长二两。”
记者:“哪它吃的什么呀,它长二两?”
贾翠英:“它吃的豆子玉米跟骨粉鱼粉配的这个绿色食品,没有一点儿激素,人都能吃,给它配的这个料。”
鸭子一天天长大,可市场在哪里呢?贾翠英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底。进鸭苗时只是算了收入账,没有考虑到销售的问题。鸭子急于出栏销售的时候,贾翠英才匆匆地赶到南京跑市场。可她先后三次被一家食品公司拒之门外。第四次她在门口徘徊了3个多小时,不得已开出了一个非常吃亏的条件才达成交易。
贾翠英:“后来他一看我出于诚心,很急切的要把这个货要销出去,在无奈之中,每吨低于他们300元钱,给它签了合同。”
贾翠英用诚心打动商家。自那以后,那家公司按正常价与她签订了长期供销协议。稳定的销路坚定了贾翠英的信心:从2005年5月份开始,她把养鸭数量扩大到5万只,一只鸭子买到了18元钱。到了年底一算账,8个月共养了8茬鸭子,共出售40万只,总收入达到900多万元。不到一年时间,贾翠英就还清了外债,从一个遭受众议的弱者变成生活的强者。
2006年春天,贾翠英考察市场得知,鸭子宰杀分割后销售,平均每只可以多赚5元钱。于是,她便筹划新建一个宰鸭厂,可摔过大跟头的丈夫,说什么也不愿意冒这个险了。
贾翠英丈夫 戚一民:“投资太多了,100多万才能建起,我说小打小闹的,一天宰个几百只,试试就行了。”
贾翠英就是不信邪,明明可以赚多钱的事情,为何不能干。她顾不上丈夫的反对,坚持上了两条宰鸭生产线。
贾翠英:“现在就是把鸭肝,鸭腿,鸭舌,鸭心,鸭胗,全部都分开独立包装,这样呢,一只鸭子现在是23元多,原来是18元钱,就是增加了利润是5元多钱。”
鸭子宰杀得多了,就需要大容量的冷库。可贾翠英2005年赚取的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建设了宰鸭厂,资金又成了问题。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她只得在原面粉厂旧库房的基础上,改造扩建冷库。哪知这一改,有出了问题。
戚一民:“这根电线是失火时烧断的。这门框的黑的这都是当时烧坏的。后来消防队员经过6个多小时的时间,把火给救灭了,激动得我跪到地上,磕头,就说感谢你们,如果再朝那儿烧,救不下,这个厂就爆炸,就真的彻底完蛋了。”
人们的议论就像大火一样,再一次风烟四起。
刘新江:“这一回是彻底的完了,一个女人,你搞企业,搞企业,妇道人家的你不在家的待着,你搞什么企业呢?!亲戚朋友都对她失去了信心了,夫妻两个差点闹僵离婚。”
一次又一次地遭受非议,贾翠英有些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