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敲侧击卖螃蟹
客户 孙春莲:“这个盒子的就是保存时间比较长,档次比较高。”
包装一改,住进了别墅的螃蟹在市场上一下子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效益立竿见影。
记者:“一盒卖多少钱?”
史团结:“一盒大概五六百块钱吧。每盒能多赚个几十块钱吧。”
把螃蟹包装好当作礼品卖的利润是大了,但购买这种螃蟹的消费者毕竟还是很少,卖出去的数量少,再大的利润也是空谈。好东西卖不出去,史团结着急了。
史团结:“其实我们这个螃蟹呢,它的品质绝对不会次于我们中国顶级的螃蟹品牌,但是我就是认为我们这个宣传力度不够,人家认知的程度不够。”
思来想去,史团结认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螃蟹的名气,于是,史团结脑子里萌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却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
史团结的妻子 吴珍娣:“那完全是一个赔本的生意,不可能赚,只能赔,赔本不赚钱的生意,因为是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
记者:“赚得回来吗? ”
史团结:“那赚不回来。”
究竟是个什么想法不但让妻子觉得这是个赔钱的买卖,就连史团结自己都觉得赚不回来呢?
史团结:“我就是想,像国外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比赛,包括吃什么热狗呀,龙虾呀,都有比赛,而且可以说是试验性的,但是我们中国的螃蟹这么有名,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的比赛,我查过,后来我就想,我说反正我自己搞一个,搞一个试一试。”
原来史团结要自己出钱举办吃螃蟹大赛,让很多人纳闷,一个卖螃蟹的怎么自己出钱办起吃螃蟹大赛来了呢?
史团结:“绝对是赔本,但是赚吆喝,赚人气。”
2004年10月,史团结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请来媒体宣传,花了十多万元,用了上百只螃蟹,第一届吃螃蟹大赛定于2日开始,可还没等正式开始,场面就一下子失去了控制。
史团结:“有的他根本就不会吃,但是他还是坐上去吃了。”
来吃免费螃蟹的人太多,这让史团结有些吃不消。虽说是花钱为宣传,可钱也不能越花越多。于是,史团结现场灵机一动,给参赛者设了个门槛。
史团结:“我们就怕他对这个螃蟹知识一窃不通就过来白吃的,那也破坏我们这个比赛,所以就搞了一些趣味的知识竞答,比如说螃蟹有没有血,如果有它是什么颜色的。螃蟹的血是白色的,它有血,这样的。比如说我有一个问题,一般人答不上来的,我就问这个螃蟹的鼻子在哪里,它这个鼻子就在这个大脚上面的这个毛就是它的鼻子。”
对品蟹大赛的冠军奖励是免费拿到560元的螃蟹,但这个小小的奖励却能引来越来越多人对史团结螃蟹的注意。自从品蟹大赛之后,自动找上门来买固城湖螃蟹的人越来越多。
史团结:“销售起到了应该作用很大的,我们这几年我们的销量都是年年翻番,比如去年是销了10万斤,那今年就是20万斤,都能达到我们预期的销售预算。”
面对几十万斤的销售量,史团结犯了难,自己一个人怎么能收购来那么多的螃蟹呢?2005年,史团结找到螃蟹经销大户徐旺水,两个人来了个强强联合,徐旺水帮史团结在水产市场上收高质量的螃蟹,而史团结则给徐旺水高于别人的收购价,两个人各有所得。
螃蟹经纪人 徐旺水:“我们每天从养殖户手上面收统货,收螃蟹,收过来以后把质量好的另外挑出来,挑出来送给史团结,质量稍微差一点的,稍微差一点的,就是送到浙江一带。”
每年到了年终,固城湖的螃蟹快卖完了,高淳一些还有螃蟹的蟹塘里,养殖户的螃蟹谁都不卖,都给史团结留着。因为史团结给出的收购价比别人都高。
螃蟹养殖户 付行木:“我现在有两年多了,三年了快,都是卖给他。”
记者:“每年卖给他多少?”
螃蟹养殖户 付行木:“像我们,像我们这个四五十亩田,五六千斤。”
史团结:“这些螃蟹不错,都是三四两的。”
记者:“能卖什么价钱?”
史团结:“这都是100多元钱一斤。”
记者:“你收上来这些他全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