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在沙漠里造城的人

2024-11-07网络转载浏览:2726次

这是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沸腾的一刻,每当看到它,人们就会想到一个不朽的名字——钱学森。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钱学森在我国治沙领域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

钱学森91岁高龄那一年,来自库布齐沙漠的一封来信引起了钱老的注意,写信的人是一位创业者,钱老亲自给他写了一封回信;到95岁高龄的时候,钱老还念念不忘这件事,又托人打电话鼓励那位创业者。那位创业者就是我们今天节目的主人公——赵永亮。

赵永亮:他们大部分都说我是疯子,创业的“创”,是不是“人”字下来一个“已”字,过来铡刀,就是人已经走在创业的路上,刀光剑影没有回头路。

赵永亮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人。这是一座创造了财富神话的城市,而赵永亮无疑是这个城市里创造了财富神话的人。2012年内蒙古的这份报纸表明,赵永亮以56亿净资产,位居内蒙古富豪榜前三甲。那么,赵永亮的财富神话是如何创造的,他为什么要给钱学森写信,让这位享誉中外的大科学家关注的,又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赵永亮: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企业家该做的,把这里打造成中国西部第一村,打造成中国沙产业的硅谷,产值要达到1000个亿。这就是我的心愿,但这不吹牛。 这里是赵永亮的老家,6年前,这个村的所有村民都被赵永亮请到了另外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赵永亮一家六口人曾经就生活在这所房子里。

赵永亮:这就是我们全家6口人住的地方。

记者:住这么点?

赵永亮:就这么点,姊妹4个,爸爸妈妈就这么一盘炕,真的是太穷太穷了,饿得就睡不着,有时候自己反正是抓住什么都吃。真的一来就很心酸的。

小时候,能吃上一口羊肉是赵永亮最大的梦想,知道谁家吃羊肉,他就跑到顺风的地方闻风吹过来的羊肉味。

这位老人是赵永亮的干爷爷,也是他崇拜的第一个人。赵永亮七八岁开始就跟着干爷爷放羊,跟着干爷爷他偶尔能吃上一顿羊肉,而且知道了羊毛、羊绒以及羊的全部。

但到了14岁那年,赵永亮有一次给供销社送羊时发现,供销社的采购员竟然比爷爷的本领更神奇。

赵永亮:他这个工作就是神圣的,他说宰多少就是多少,我对那些把握准确的人特别神奇,怎么能看得这么准。

一只羊能杀多少肉,割多少毛,抓多少绒,从来不上称,全靠采购员的一双眼,他说多少就是多少。为了能多看看采购员的神奇本领,赵永亮抢着给供销社送羊。

从村里赶羊到供销社,一趟需要6天时间。6天时间里赵永亮就与羊生活在一起,所有羊他每天都摸一遍,暗暗揣摩着每只羊有多少斤肉、多少斤毛、多少斤绒,用心记下来,然后到了供销社与采购员对照,看看自己猜的准不准。

赵永亮:收购员收的时候我也自己悄悄的收,他收的时候我自己也有一本帐,我也在收,我试验我的准确度,开始不如人家,后来我就超过了他,为什么呢,苦练内功。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一年供销社招工,16岁的赵永亮顺利成为一名采购员。

当年刚刚当上采购员的赵永亮,一上任就碰到了难题,一位老羊倌不相信赵永亮给自己的羊定的斤数,要跟他打赌。

赵永亮:当时我给他鉴定是19斤净肉,他说行了小伙子你太差劲了,这只羊要杀不上22斤我这只羊不要了,白送你。

朋友曹俊峰:那个人罩着个手巾,把手巾一下子拿下了,球大的东西,我如果赢不了你我跪地给你磕三个头。

当时正赶上收羊的季节,很多人都来看热闹,最后在众人面前,两人决定杀羊称重。结果让老羊倌大吃一惊。

朋友王忠义:最后赵永亮对了吧,18斤6两,一点都没错,当时那个老汉就上来双手抱拳,说阿弥陀佛,猴爷爷猪爷爷你真是眼睛里别着一杆秤。

老羊倌的儿子 王四(过继):我父亲说这位爷爷我可服你了。哪来的黑娃娃,他那时可小了。

1979年,赵永亮在一次全国性的技术大比武中技压群雄,名声大振,1980年赵永亮被内蒙鄂尔多斯集团破格录用。几年以后,31岁的他成了鄂尔多斯集团最年轻的副厂长。#p#分页标题#e#

赵永亮:你看这张照片像谁?这是我31岁的相片。长得比较朝阳一点,现在不行了夕阳的了。 上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的羊绒风靡欧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衣服上的羊绒也来自鄂尔多斯。羊绒的巨额利润直接导致了羊绒原料的抢夺大战。

赵永亮:无毛绒最高的时候达到过100多万每吨,那和黄金一样了嘛,那么贵超过了白银的价格了,那你说不战才怪了呢。那就时掺假开始就不择手段。最后把当地的狗绒都给挠完了,驴绒都给挠完了,就到了这个程度,我出去收羊绒后备箱里有时候都放500万现金,有的地方用派出所给押送,羊绒大战简直就是淘金子一样,简直就疯了。

原鄂尔多斯集团副总 张全祥:原料占企业利润的80%-85%,其它环节赚不了几个钱,全指着原料这一关,好还是不好,买好了赚钱,卖不好就全砸了。

羊绒原料的真假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原料收购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赵永亮进入鄂尔多斯集团后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他不负众望,马上详细考察了全国各地的羊绒产地,结合他从小放羊练就的火眼金睛,面对一堆羊绒,能准确说出斤两,还能看出是公羊的还是母羊的,甚至推断出羊绒是不是活羊身上的。

赵永亮:这个羊绒不是我们这边的羊绒,这个羊绒是从丹东那边回来的,对吗?

员工:对。

赵永亮:丹东的,你看,我一看就知道是丹东的羊绒。这些东西就不行了,纤维粗的你看。这是一只羊身上的,这个部位是肚子底下的。

记者:什么位置的你都清楚?

赵永亮:那肯定清楚,这就是技术。

朋友:把关特别把得好,真绒还是假绒,混没混进东西,那个确实挺神。

企业副总 张继平:赵总去过全国所有的羊绒收购点,对各个地方的绒,全中国的绒包括国外的绒都非常了解,所以绒贩子,做买卖的人都知道,赵永亮太厉害。和他打交道可得小心点,可得注意可不能欺骗他。

由于基本功扎实,办事认真,赵永亮带领团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原料大战,为鄂尔多斯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鄂尔多斯副总 张全祥:说起羊绒界谁最精通,大家都会说赵永亮。说谁要把赵永亮拿到手里面,拿到赵永亮你要赚上几百万上千万太容易了,功不可没,鄂尔多斯集团30年大庆都标着有赵永亮。

但真正让赵永亮出名的却是一本书。1984年,赵永亮和当时的助手张全祥,把两人长期的实践和绝活编成了一本书——《山羊绒毛学》。这本书的出版奠定了赵永亮在羊绒界的地位。

记者:这本书是你写的?

赵永亮:对,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对山羊绒毛有一个真正的总结的东西,这个书后来就变成了工具书了,人们看了以后,只要是正常的东西,最起码就不会有上当受骗。你比如说我们讲的皮子上的绒和活羊身上的绒不一样,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死的羊和活的羊绒毛的回弹力不一样。

张全祥:这本书一下子成了教材了,世界上只有一本,没有第二本。

1988年33岁赵永亮就已经是副处级,前途一片光明,而那年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 春节前他奶奶去世了,赵永亮赶回老家为奶奶发丧。回去的时候他特意买了一个大喇叭打算放哀乐,没想到他居然忘了一件事,村里压根没有通电。

赵永亮:当时奶奶去世以后灵堂就搭在这,放不了哀乐没办法呀,我就跪在这个灵堂前,就跪了一晚上。就想到我们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穷,还没有电。甚至连个哀乐都放不了。越想越觉得我应该下海,就是要彻底改变这个村子的面貌,我就下决心,自己就给自己下了个定义,你赵永亮连家乡的电都上不去你就是个狗熊,能把家乡整富了你可能是个英雄。

赵永亮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他决定通过自己创业改变这一切。1990年赵永亮以副处级的身份下海。

当时,能请到精通羊绒的人,就等于请到了财神爷。赵永亮下海后,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马上伸出了橄榄枝,但赵永亮不为所动,1991年偏偏去了大连的一家外资小企业。因为这家企业的老板唐悦淋女士同意了他的一个条件。#p#分页标题#e#

赵永亮:我说唐老板你要想让我给你帮这个忙,但我确实有个心愿,你要帮助我完成,她说你有什么心愿,我说我现在是没钱,你能不能帮我在家乡办一个企业,你就给我借上20万美元,我还不清你钱你不要变法人。

唐悦淋毫不犹豫出资20万美金,给赵永亮在鄂尔多斯建了一个羊绒纺织厂。

赵永亮:这就是当时最早最先我们建的这个厂,当时这里也是一片沙漠,当时我们建这个房子的时候,沙漠推得不行,后来我们把房子建成圆形的,你看。你看你看,你发现了嘛这都是圆形的。

记者:条件这么艰苦,你为什么要在当地建这样一家企业呢?

赵永亮:就觉得欠家乡的。

赵永亮刚到大连时,唐悦淋年销售额才80万元,3年后就达到3000多万元。1996年70多岁的唐悦淋回到加拿大定居,让赵永亮回到了鄂尔多斯,并把法人改成了赵永亮。

赵永亮:因为她回加拿大了嘛,我也不能亏她,我说我要报答她,她当时提出行了行了你把我的本还了我就不要了,我说不行,我要给你回报,我每年给你50万,一直给她20年,现在给了17年了,还有3年。靠着出色的业务管理能力,赵永亮2年时间就把企业发展到销售额上亿元的规模。

2000以后,正赶上鄂尔多斯发展的黄金时期,赵永亮依托唐悦淋女士留下的这个企业,在壮大羊绒业务的同时,进军煤炭、房地产、酒店、物流等行业,到2001年,赵永亮旗下已经有6家地产,3座煤矿,5家酒店,资产达到30亿,成为鄂尔多斯公认的商业奇才。

然而,这种欢呼声在2001年的时候却戛然而止了。

2001年赵永亮要投资3亿实施一个更大胆的财富计划,计划一公布外界一片哗然,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公司的股东,赵永亮的亲弟弟差一点与他分道扬镳。因为所谓的财富计划,就是在鄂尔多斯周边的库部齐沙漠里种几十万亩沙柳。

弟弟 赵永明:去投资在一个永远也不可能有利润的这个项目里面去,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不管了,我把桌子一拍我掉头就走了。

公司副总 张继平:大家都是奔着好的项目快的项目,利润高的项目去做,哪有企业把钱扔到沙漠里面,这种人好像没有,很多人认为有钱也不能这样烧钱吧。 赵永亮:像下棋一样,别人要看3部,我们要看7步,你不能今天投入明天就回报,哪有那么好的事。

那么,赵永亮怎么会想到这么个计划呢?这要从他最崇拜的一个人说起。赵永亮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鲜为人知的是,钱学森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还是最早提出开发沙产业的人,他认为中国16亿亩戈壁沙漠,蕴藏着无限宝贵的资源,要当做一个百年大计来开发利用。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郝诚之: 他(钱学森)说能不能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资源,把这个过去误解为包袱、祸患、灾难的沙漠资源,通过科学技术很好的经营管理开发起来,所以他对美国人到月球人找未来的生存空间嗤之以鼻,他说与其到月球上寻找人类生存空间,为什么不把地球表层的沙漠资源,调查好、研究好、利用好,开发好。

赵永亮觉得自己的家乡濒临沙漠,只有在沙漠里创造财富,才能真正实现在奶奶灵前许下的诺言。但他的想法不被理解,有一天,他找到内蒙古沙产业协会副会长郝诚志彻夜长谈,当晚,他把自己的沙漠财富计划写成一封信,他要向自己的偶像钱学森求证、求助。

赵永亮:走投无路,自己真的没有方向了,人要是没有方向的时候,我就找了钱学森,我就给他写信。就是奔着试一试,但也要碰一碰,就是宁可碰了也不能叫误了,就这种感觉,确实是没有办法。

让赵永亮惊喜的是,当时已经91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给他写了回信。

赵永亮:没想到钱老能给我们回信,我给你看看。

记者:很珍贵的。

赵永亮:非常珍贵的,他一辈子就给一个企业家,就是给我写的信。东达蒙古王集团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部沙区开发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他对我们表示祝贺,向你们致敬!那种感觉就觉得自己,觉得无限光荣,那种劲就来了,从那我就说我要是办不成那件事我这辈子就不见人了。#p#分页标题#e#

得到大科学家钱学森的鼓励之后,赵永亮不再犹豫,铁了心要在沙漠里实施他的财富计划。

赵永亮:我说那你们说钱学森是傻子,钱学森就随便就签字表扬我,钱学森是害我,当时有钱学森的尚方宝剑我也就拍桌子,我说你们说,你们厉害还是钱学森厉害,钱学森认可我,你们认不认可我,大家就在那悄悄的。经过2年苦战,赵永亮带领员工,在库布齐沙漠里栽下了20万亩沙柳。那么,沙柳与他的财富计划有什么关系呢?当这些千辛万苦种下的沙柳长大以后,赵永亮却花钱雇人把它们全砍了,而且有空还要亲自督战。

记者:你一天能砍多少沙柳?

沙柳基地工人 樊五根:一天20亩到30亩地。

记者:你每天砍树能赚多少钱?

迷彩衣男:平均每天大概200多元到300元钱。

记者:你们俩是配套的。以前呢?你干这活吗?

蓝衣男:以前没有。

记者:现在你们专门砍沙柳已经形成一个行业了?

迷彩衣男:对。

乱砍滥伐是违法行为,然而在这里,沙柳不砍也是种罪恶。 赵永亮:这个是半个月前平的沙柳,平完以后你看又长起来了,不平就死了。这个你要3到5年一直平它可以和人的寿命一样,活80年,但你要不平,再有今年,明年不平都死了,死了就不行,再也救不活了。

2003年赵永亮给出400元一吨的价格收购了50多万吨沙柳,以前没人要当柴火烧的沙柳一下子可以变成钱了,这是个历史性变化。种植沙柳国家还给补贴,现在又有人收购,这大大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

鄂尔多斯副市长 王建国:他主动承揽了一些政府的一些项目,给我们政府分忧解愁,替我们政府分担了好多的社会责任。这个效果非常明显,在2000年之前,我们这个区域的植被的覆盖度在20%左右。那么现在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75%以上。

那么,沙柳真的能给他带来希望的财富吗?

赵永亮花巨资种植、收购这么多的沙柳,他到底要做什么呢?

答案之一就在这个废旧的厂子里。

这是赵永亮在种沙柳的同时改建的一个造纸厂,他把砍下来的沙柳作为造纸的新原料。3年时间造纸20万多吨,销售额达到十多亿元。

答案之二就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家具里。

这是赵永亮为沙柳找到的又一个财富方向。他们利用沙柳挺度好的特点,将沙柳做成了高密度板材。

内蒙古大学材料与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 牛耕芜:从根部起下三分之二段,主要有做人造板,基本上在这个位置,从根部到这个位置。这个产品现在经济效益是很好,一立方板大概三百到四百块钱的净利润。

做高密度板这是沙柳产业的又一大飞跃,赵永亮把用沙柳做的板材卖到了欧美国家,而且造纸和板材都是当地的新型产业,又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沙产业开发不仅改变了沙柳的命运,也改变着沙漠的命运。

那么,赵永亮从沙漠里还能挖出多少财富?让人惊叹的是,就在用沙柳造纸、做板材的同时,赵永亮又出台了一个疯狂的计划,要在沙漠里建一座可容纳12万人口的农民城,他究竟怎样去建心中的那座城呢?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