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刘河一十万元养殖海参成就富翁梦

2024-11-07网络转载浏览:4017次

一大早,在这个居民楼下的小广场上,刘河一和几个老朋友碰面了。在朋友们眼里,他现在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2004年,刘河一从单位退休了。让大伙震惊的是,他这个从没做过生意的人竟然创业了,结果还不到五个月就差点倾家荡产。更让大伙没想到的是,随后的刘河一竟然靠着最后一笔10万元资金一举翻身,在接下来五年的时间里收入近亿元,在惊心动魄中实现了财富梦想。

李宁:没想到,这是绝对没想到的,现在的老刘和当时创业的老刘截然不同。

记者:最大的不同点在哪儿呢?

李宁:改变了,改变了,当时的那种状况下,可能他心里也没底,但是现在已经成功了。

杨礼福:投资搞了以后,也是逐渐逐渐滚雪球似的逐渐滚大了,滚大以后,这不是咱说的叫我没想到,他自己也实实在在说,也没有想到搞这么大。

那么刘河一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他又是如何靠着最后一笔10万元一举翻身,并在随后五年时间里实现近亿元收入的呢?

2004年,50岁的刘河一办了内退手续回家了。此前,他当过兵,转业后在山东省胶南市一家银行已经工作了18年。

刘河一:刚退休那个时间,从那个心情来说感觉是非常释放,因为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从心理上来讲感觉非常轻松。

没事的时候,刘河一就和别人聊聊天,看看小孩子在广场上打闹,这样安逸的生活仅仅过了五个月,他就觉得太无聊,还是要干点事。

2004年9月,刘河一带着老朋友薛太山去山东威海看望战友,刘河一的战友也是刚从部队退休,在海边围了一个池子养殖海参。#p#分页标题#e#

薛太山:他当时放苗很小,他说放500头的,就是每斤称500个,然后是长到我们去看的时候,就长到十几个头,因为它长的速度太快了。

刘河一:整个他投入了50来万,那个时候我估计收入150万元左右还是差不多的。

刘河一:能赚100万,就是那么一个,当时看,一看他这个效益比较可观。

刘河一和薛太山这次到山东威海是来散心的。可是就在看海参的时候,刘河一非常羡慕老战友,但看着看着就还有些不服气了。

刘河一:当时我一看我说你是扛枪的,当然我原来我也是扛枪的,他是直接从部队退休的,他没有转业到地方,我一看你这点本事能弄成这么样,我寻思我要干的话我肯定要比你强。

为了争口气,刘河一从老战友那里回来后就到处考察海参养殖场,这时大伙才发现刘河一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想养海参。这下朋友们忙着劝他,别放着安逸的日子不过,自己找苦吃。

万彬:我是专门搞不良资产清收的,有很多海水养殖户的贷款是全部损失掉了,家庭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有很多当年颗粒无收,非常悲惨的。

记者:当时你要劝他不打算让他干的话怎么说的?

李宁:给他举了很多例子。

记者:怎么举的?

李宁:你看,谁谁谁养殖,赔得什么什么样,养这个养那个,到最后还得赔了,他不听呀,他说我就要搞。

朋友都劝刘河一不要养,刘河一不但没被劝住,反而越劝越犟,扬言海参是养定了。当时在山东省胶南市还没有人养殖海参,这让朋友们都为刘河一捏了把汗。

2004年10月,刘河一在胶南市的一处海边看好了一个废弃虾场,里面有四个虾池。他向对方提出想改造一个虾池养海参,对方拒绝了,条件只有一个,四个虾池只能打包出租,单租一个免谈。#p#分页标题#e#

刘河一:一下子把200多亩整过来之后我的资金不够,一共有四五十万元的资金,怎么办?

那段时间,只要碰到熟人,别人就会问起养海参的事,这让刘河一有点骑虎难下,不干的话怕别人笑话,干的话资金又不够。更重要的是他感觉海参养殖是个好生意。就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好朋友薛太山。刘河一左说右劝把薛太山说动了心,两人决定一起投资养海参。为了多拿出一些钱,薛太山还卖掉了市区的两个门市房。

薛太山:这一块是两层门面房,以前的,很早买的,这时买给我对象的。

记者:当时卖了多少钱?

薛太山:当时是卖了60来万元钱。

两个年过五十并且从没搞过养殖的人就这样蒙着头养起了海参。2005年4月,四个海参池改造好了三个,他们开始往池子里投放海参苗。

刘河一:一般的情况下,就投这一种,大约一斤称五六十个,一二百头之内。

记者:这样的一斤多少钱?

刘河一:这样的话一斤大约就在150到160元钱左右。

一个池子投放下去的海参苗差不多得花100万元。那段时间,刘河一住在厂子里,每天早晚都要围着200多亩的池塘走上几圈,接近10公里的路。他不敢大意,精心照看着那片承载着他财富梦想的海参池。

刘河一:我筹集资金300万元才投到这么一个状况,那么对我来说可以说是一锤子买卖,就这么一个状况,如果我赔了的话,那么说整个我就完蛋。

刘河一生怕有闪失,然而在2005年8月,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个意外让刘河一差点倾家荡产,只剩下10万元流动资金。可是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刘河一用这10万元冒险一搏取得20倍的投资回报,并在随后五年时间里创造了收入近亿元的财富传奇。那么2005年8月份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呢?#p#分页标题#e#

2005年8月,山东胶南迎来了常见的阴雨天。按照惯例,刘河一赶紧回养殖场组织员工排雨水。

刘河一:因为这个海参它适宜在26度以上,一直到34度以下这么一个盐度范围之内,这么一个过程。如果是大量的淡水进去之后,如果不往外排的话,那么盐度降低了之后,它就改变了这个海参的生活习惯。

海水盐度太低会造成海参死亡。大雨持续地下了七天,每天刘河一都组织员工及时排淡水,做完这些工作刘河一觉得海参不会有危险了。然而就在雨停的第三天,刘河一在池塘边溜达,这时水面上出现的情况把他吓住了。

刘河一:围着池子一转,坏了,出现什么状况呢?这个海参就和那个小地瓜似的漂浮在池面上,一个一个的,一片一片的,我说这完了。

三个池子的海参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刘河一蒙了,他拿出毕生积蓄,合伙人也卖掉了房子,可刚刚五个月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账户上也仅剩下了10万元钱。那段时间,他穿衣服也邋遢了,更不爱说话。

那么,本应该长势良好的海参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刘河一又是如何靠着手中仅剩的10万元一举翻身并取得丰厚回报的呢?

2005年9月,刘河一找到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王印庚研究员。王印庚通过检测后告诉刘河一,连续七天的阴雨造成海参池底缺氧,导致海参中毒死亡。

王印庚:有机物腐败,特别在缺氧的状态下,那么慢慢会产生一些亚硝酸盐,这些东西对海参是有毒的。

海参死亡的原因找到了,而这时一个更大的困难摆在刘河一面前。四个海参池中的三个损失惨重。最后那个刚改造好的池子还没有投苗,如果投苗需要100万元,而他只有10万元。很多人都在看刘河一如何解决资金缺口,而此时刘河一却做出了一个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决定。#p#分页标题#e#

2005年10月,刘河一从一家育苗厂买回来200斤非常小的海参苗,俗称小白点。

刘河一:这个池子就是小白点。

记者:能捞出来看一下?

刘河一:能能,这就是塑料筐,也是它的附着基。

刘河一:这就是小白点了,它这个大约就在5到6万头左右吧,每斤。

小白点有半个大米粒大,是长了50天的海参苗。这样的苗要在育苗厂培养一年之后才能投放进海参池自然生长。海参池投放的海参苗一般是50头到500头之间,从来没有人敢投放5万头的小白点。而刘河一却想冒险做次尝试。

刘召伟是海参场场长,也是刘河一的侄子。当他听说叔叔要往海参池投放小白点,他和其他的职工一起强烈反对。

刘召伟:在以前也没投过这种规格的小苗,投上以后,在潜意识当中有很多这个水质适应不适应,敌害对它成活率造成多大,这一块应该说是心中都没有底。

在很多人看来,投放小白点就是自杀行为。在黄海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员也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劝说刘河一不要那样做。

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投苗过多我想这个弊端非常多,首先第一个密度过高以后,海参的抗病力就减弱,容易生病,第二长势速度比较慢。

很多人都不看好小白点,可是刘河一却管不了那么多,到最后他干脆不争论,买来10万元钱的小白点投进了海参池。

刘河一:已经逼到这么一个份上,反正就是10万元钱。

把小白点投进海参池后,刘河一担心池塘缺氧造成海参中毒,特意弄来几艘摩托艇。这个摩托艇可不是用来玩的,只要一下雨,工人就开着摩托艇在水面上疾驰,起到人工搅拌增氧的作用。2006年4月,就在小白点投放进池塘半年后,刘河一决定看看水下海参的长势。#p#分页标题#e#

刘河一:我们找了潜水员之后,进行仔细的观察,结果发现那个池子里是密密麻麻的,就像那个毛毛虫似的,我们看到这种状况特别特别惊喜。

2007年年末,投进海参池的小白点长了两年可以上市了。这一年,当把打捞上来的海参卖掉之后,刘河一发现10万元的小白点带来了非常高的回报。

刘河一:最后投了10万块钱的苗,我们产出来196万这么一个过程。接近于20倍的回报率。

后来刘河一找专家分析小白点能够成功的原因,结论是新改造的海参池基本没有病害,大大增加了小白点的成活率。从2007年开始,刘河一的海参养殖面积迅速增加,由原来的200多亩滚动发展到600多亩,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

然而就在海参养殖顺风顺水的时候,刘河一却意外地被骗了。那么刘河一为什么被骗,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2008年2月,一个育海参苗的人找到刘河一,说有一批价格比较便宜的海参苗出售。

刘河一:它的苗当时就是在90到100元钱左右吧。

记者:多少头的?

刘河一:那个大约在30到50头左右。

这批海参苗比当时市场上的价格低三分之一。刘河一当时觉得这是个便宜事,于是,这批总价达38万元的海参苗被投放进了池塘。就在海参苗投放不久。一天,海参场的合伙人薛太山非常着急地给刘河一打了个电话。

薛总:两三天以后就发现一些白点,就是形状,在岸边上就能看见形状跟海参差不多,最后我们找了潜水员下去观察一下子,它的确死亡了一批。

海参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体内分泌一种细菌,能在8个小时之内把自身溶化成水,海参池底发现的白点就是海参死后留下的印迹。那么,这批海参苗为什么投放下去三天就死亡了呢?就在追查海参死亡真相的过程中,刘河一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商机,也从此让他成了当地海参产业的领跑者。#p#分页标题#e#

近些年,海参市场火爆,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开始大量养殖海参。

刘河一:因为南方,特别是福建一带,浙江一带,它那个地方水温比较高,冬天的时候,就是自然的水温大约就在10到15摄氏度左右。

海参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0到16摄氏度。在南方的冬天,海参长势迅速。但是,当南方进入夏季,特别是水温超过28摄氏度,海参就会有死亡危险。因此南方海参在进入夏季前就会全部拿到北方销售。一部分海参由于个体小便被当作海参苗贩卖。刘河一买来的38万元的海参苗正是南方苗。

刘河一:因为北方比南方的盐度要高2到4度,所以它不适应北方这个水质的这个盐度要求,所以才造成它的死亡。

2008年5月,刘河一找到了海参苗死亡的真相,然而此时的海参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南方养殖的海参大量入市冲击了北方海参的市场价格。

祝建功:原先在85到90元钱一斤成品参,最低的时候,冲击到大约50元钱一斤左右。

很多北方的养殖户不愿低价销售,等着价格反弹,而这时刘河一却做了一件反常的事,忙着低价销售海参。

刘河一:我们把现有的这个现有商品参,我们虽然是价格低一点,但是我们统统的往外出售,回笼了一块资金。

很多人都说刘河一犯傻,然而就在很多人非议的时候,刘河一做了一件更让别人看不懂的事,在很多育苗厂纷纷关门的时候,他不听别人劝说买下了一个育苗厂,还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个育苗厂。

那么,刘河一为什么要逆势而为呢?2008年6月,刘河一在和李景海聊天时听到了一些育苗厂的情况,李景海是海参育苗行业公认的行家。

#p#分页标题#e#

李景海:应该说培育小苗的越来越少了。

记者:不培育的转型的有多少家了?

李景海:我估计那占1/3吧。

记者:能有十几家?

李景海:那不止,现在整个长岛它基本上都不育苗,你长岛都是几百家。

刘河一听说很多育苗厂都转行了,那就意味着苗的产量将下滑,尽管当时海参价格尽管下滑得也很厉害,可是刘河一却觉得这里面蕴含着更大的商机。

刘河一:这个价格低下,低廉,我认为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因素,为什么,普通的老百姓,他就可以吃到海参,这个面可以大大推广。

2008年的行情过后,海参市场逐渐出现了反弹,很多人又开始扩大海参养殖规模,而海参苗这时不愁销路。如今,刘河一的海参苗厂已经全部投入运营。

刘河一:今年我育了大约在10亿尾左右,占整个青岛市育苗行业,大约,我认为是,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大约得占到1/10左右。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