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马海朋:养殖芦花鸡创业

2024-09-22网络转载浏览:1254次
马海朋,1979年出生于迁安市大崔庄镇商庄子村,由于生活所迫,1996年初中毕业后,17岁的她便开始了艰辛的打工历程。“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马海朋说,几年间,他先后到过迁安、唐山、天津等多个地方,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机会。

2000年,马海朋来到北京,并在那里遇到了来自江苏省盐城市的打工仔——沈阳。因为有着同样的经历,两人很快从相知到相恋,并结成伴侣。“我们两人并肩作战,经历了不少艰辛。”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沈阳在外面做导游,马海朋在街头摆过摊、开过小饭店,“为了维持生计,我们起早贪黑,最艰难的时候,我们用80元钱维持了40天生活。”回忆起那段时光,马海朋记忆犹新。“我们俩每人每天花1元钱买4个烧饼,早上1个,中午2个,晚上1个,40天后,沈阳拿到了一笔500元钱的工资。”马海朋说,每次回想起那时的艰苦,就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那样的日子我们都经历过,总有苦尽甘来的时候,没有什么是不能熬过去的。”

2008年春节,回到家乡的马海朋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了解了具体的富民政策,“这一切让我们萌生了在家乡创业的信心。”马海朋说,通过多方考察、调研,他们最终选择了养殖汶上芦花鸡。“这种鸡耐寒、耐粗饲、喜粗放,正好适合我们这里山多、林果多、面积大的特点。”

2008年3月,他们在村附近的山坡围起几十亩林地作为养殖场。当年6月,从江苏汶上高价引进3000只纯种汶上芦花鸡,在他们的精心喂养下,小鸡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了扩大规模,我们想再引进一批芦花鸡,但由于资金困难,已经交了定金的第二批鸡苗无法运回,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将第一批鸡作为种鸡饲养。”马海朋说,6个月后,他们饲养的汶上芦花鸡开始产蛋了,“看到辛苦劳动结出的硕果,我们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然而,高兴的同时,又一个难题摆在了马海朋夫妇面前:鸡蛋没有销路。迫不得已,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始为超市、饭店送鸡蛋,让大家免费品尝。很快,他们的芦花鸡蛋因为口感好、营养丰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从卖不出去变成供不应求。“如今,经常有人因为在超市买不到芦花鸡蛋,驱车来养殖场购买。”

一年多过去了,马海朋夫妇的养殖路已经越走越宽,他们的汶上芦花鸡不仅在本地供不应求,不少外地客商也纷纷慕名前来。今年5月,一位外地的客商专门找到他们,并和他们签订了一份每月供应1000只成品鸡的供销合同,北京一家饭店也与他们商量要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因为资金困难,我们拒绝了不少客商的要求。”马海朋说,虽然如此,他们夫妇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我们有一个长远的计划。”马海朋告诉记者,一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他们要建成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我们要建一批猪舍,用鸡粪喂猪,猪粪喂蝇蛆,蝇蛆喂鸡,以蝇蛆的下脚料建沼气池,沼渣、沼液回田、回林或引至鱼塘,这样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能增强产品的品质,减少排污。”说到未来的计划,马海朋的话语中充满期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