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
2006年10月13日 第二届重庆火锅文化节
这里是被誉为重庆外滩的重庆市南滨路。2006年10月13日,重庆第二届火锅节在这儿举行,1006张桌子摆了2000多米长,10万食客轮番上阵,60多家火锅企业上演火锅传奇,这口号称天下第一锅的火锅,直径有10米,重达30多吨,可同时容纳56人围锅进餐。重庆夏季高温炎热,是长江沿线的三大火炉之一,而这里的人们对火锅的热情似乎更加强烈。
重庆市民女:“我一天不吃辣就想得慌!”
重庆市民男:“不但不怕辣,而且不怕麻,麻辣都不怕。”
重庆市民男:“口味越重越好,越爽越好。”
火锅现场一桌人一起:“重庆人最能吃辣!干杯!”
作为重庆最火爆的美食――重庆火锅,几乎成了重庆的城市名片。上千年来,火锅器皿变化不断,燃料多种多样。但其中的调料始终离不开辣椒。巴蜀人自古有“尚滋味”、“好辛香”之风俗,哪怕是清汤火锅,往往少不了一份麻辣麻辣的蘸料。作为火锅店的老板和火锅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余勇对火锅和辣椒有形象的描述。
火锅协会副会长 余勇:“每一种火锅,不管是什么流派的火锅,反正我们重庆的火锅系列,都离不开一个辣椒,每一天大概要消耗270吨椒,每天有几十万口锅在沸腾,在煮着我们这座山水之城,在为重庆人民提供强大的胃动力。”
在重庆主城区,就有大大小小的火锅店有12000多家。每天都有几百万人在吃火锅。每天消耗270吨的干辣椒,一年就要10万吨左右。重庆,这座古代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隘,因为现在巨大的辣椒消费能力,成为全国辣椒销售的风向标,理所当然也成为全国各大辣椒主产区的必争之地。
遵义县距离重庆200多公里,已有四五百年种辣椒的历史,虾子镇辣椒市场是我国西南部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这里的经营户开始都是“收购、倒手”的粗放式经营,他们近水楼台,投其所辣,最先打进了重庆市场,并在 20世纪90年代,一直独霸重庆辣椒市场。
石云德就是最早把遵义辣椒卖到重庆的经销商之一,说起当年遵义辣椒在重庆市场的红火,他至今还很兴奋。
石云德:“销往重庆的火锅底料厂一年是百多万斤,一年到头都在收,没有休息的,因为它这个量大,我们设了门面,自己买的房子,我儿子读书出来以后,我儿子就去接管了。”
石云德把重庆市场上的门市交给他的儿子后,自己就在遵义虾子镇帮着收购。1999年秋季,石云德按每公斤6元的价格帮儿子收了100多吨干辣椒,满想着怎么也能挣个十几二十几万,没想到卖到重庆市场上的时候,行情变了。
石云德:“收起来第二年卖2元多,就是辣椒面积广了,对这个数量估计不足,所以造成了折本,多数人折本,折本的人多得很。”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石云德和市场上的经销商一样,几年的积蓄赔得一干二净,他们这才发现价格低廉的北方辣椒像一支劲敌,以量大的强势攻入重庆,它们要和遵义重新瓜分这里的辣椒市场,造成了重庆市场辣椒价格的整体下滑。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遵义辣椒独霸重庆市场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石云德的儿媳 付少川:“北方的现在比较多,它是这样,就是北方河北河南占60%,贵州只占40%。”
20世纪末以来,辣椒需求量的逐年升高,使不少适宜辣椒生长的县区都把辣椒种植作为当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形成了辣椒产区群雄并起的局面,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猛增,它们靠量大价低的优势直攻重庆等辣椒消费市场。 重庆辣椒经销 商黎芸:“这排这些都是,这都是贵州的,这些呢?这是河北,河北河南都有,河南河北的量大些,卖的数量占80%,贵州的量卖得少些。”
付少川:“现在北方的价格掉下来了,贵州的涨到7元多了。”
各地辣椒价格的此消彼长,使经销辣椒的人变得比任何时候都灵活变通。目前,在重庆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观音桥市场上,160多家辣椒经销商基本上都经销着来自两个以上产地的辣椒,以便及时调整不同产地辣椒的数量和价格,赚取更多的利润。
重庆辣椒经销商黎芸:“总的来说是市场价格,反正市场价格哪种便宜,哪种就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