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张长发能常常发财的秘密

2024-09-18 16:15本站原创浏览:7257次

农户:我们这每家每户都会开一片山拿去种山茶树,这个油好,比调和油好得多,煮菜锅都不会粘住,调和油都会,我们这个不会。

张长发手里拿着的就是村民用老办法榨出的茶油。

张长发:这个油就是从刚才的榨油机里榨出来的油,我们看过去很浑浊,颜色很深,杂质很多,这种油只能是作为我们生产的一种原料。

那一天,张长发一边和农户们聊天,一边看着榨出来的山茶油,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张长发:那我觉得这个油很有营养价值,是一种高端的产品,那通过这种民间渠道,这样子生产,这种消费的方式,是把它的价值埋没了。

从井垄村回去之后,张长发非常兴奋。其实,做了三年啤酒生意的他觉得,虽然还在赚钱,但从2003年起,全国很多几十万吨级啤酒厂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并购,自己在县城里发展,最多是一方诸侯,想要在继续扩大啤酒厂的规模,已经是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张长发:每个行业他都有一个最佳的发展时机,他不同的时期,都要做不同时期的事,我们错过机会,就会面临被人家淘汰逼着自己再转型。

那段选择的时间成了张长发最难熬的日子,他知道啤酒厂里200多员工的希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走错一步路。

  张长发:我很怕我走错路,我如果错那是毁灭性的错,所以老大不好做,好像是一个掌舵的,你方向错了,那个船就走错方向了。

为了做好山茶油产业,张长发四处考察走访。投入一千多万元,在湖南、福建两地同时建基地、收购加工。当时,有不少山茶油企业和张长发同时起步,竞争相当激烈,接下来他的又一个遭人质疑举动,让他快速打开市场,短短两年时间就在同行业里脱颖而出,而这,竟然和他装茶油的瓶子还有瓶盖有关。

2006年的一天,张长发在包装车间了解到,最近一批的包装瓶质量都不稳定,他以前听说过有些食品企业有过包装物塑化剂的问题,虽然他对山茶油的质量把关已经十分严格,但如果包装物出现什么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思前想后,张长发决定,自己要制作包装瓶。

员工张嵩武:是觉得没必要,哪里说什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这个说法,但是没有必要什么都自己做。

销售总监廖康发:做油没做过,现在油做好了,我们现在做油比较厉害了,你又去做一个新的,一直往前走,有点不理解。

虽然要花不少钱,投入人力和物力,但张长发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张长发:这些瓶子的管胚盖子到瓶子,全部我们自己做,如果买人家的,人家可以用旧的塑料,关键是质量没保障,这个没保障,原料没保障,关键是做出来的瓶子,像我们这样,每个瓶子都是包好的,这个没有污染,瓶子,做出来就封闭了,所有我们对产品的质量,从包装物开始。

  然而,生产瓶子仅仅是个开始,瓶盖上更是下工夫,张长发努力在细节上胜人一筹,为此,他给记者做了一个小实验。

张长发:这个白色的盖子,是我们普通的油盖子,黄色的这个是我们有个专利的盖子,那我们现在做个试验看一下,黄色的盖子里面有个网状,它倒出来的油量比较小,速度比较慢,更重要是它有个舌头,是我们一个专利,油倒出来后,外面是干的,这个外边没有任何一滴油,这边就是有油,所以我们对产品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很用心。

优质的茶油和特别的包装,让张长发的山茶油很快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到2008年,他的山茶油卖到了山东、上海、广州等地,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可是,油越好卖,一个困扰张长发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以至于到了让他无法忍受的地步。

随着山茶油销售量的增加,张长发收购的原料也就越来越多,一天下来,榨完油剩下的废料至少有100吨,三个月就要堆满这样一个厂房,再后来就堆得连放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随便找地方扔下。

在福建,村民们都有吃茶油的习惯,可榨油剩下的茶饼废料,多少年来就没有什么用,每家每户剩下的茶饼,也都是当柴烧的。

村民吴尚辉:有的人拿来洗头,有的人拿到田里杀菌。

员工张嵩武:冬天拿去取暖,我这边冬天有烤火炉的习惯,他们拿去烧火烧掉了。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