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发布10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报预警
10月份辽宁省水温降低,昼夜温差大,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高发期已过,大部分养殖品种进入收获期或并池越冬期,疾病相对减少。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向全省广大养殖户发布了病害预警信息。
一、病害分析预报
1、草鱼、鲤鱼、鲫鱼易得细菌性烂鳃病、出血病、败血症、肠炎并发症;鲤鱼、鲢鳙鱼易得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和爆发性出血病;鲢鳙鱼易得打印病;鲫鱼、鲤鱼、罗非鱼易发赤皮病和竖鳞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镜鲤易得肠道粘孢子虫病、鳃霉病;河豚易得弧菌病及海洋尾丝虫病。主要关注内陆主养区和高密度精养区。
2、大菱鲆易得烂腮病、腹水病等细菌性和寄生虫疾病。重点关注葫芦岛市流水养殖区。
3、河蟹易患花盖病、纤毛虫病、水肿病、水霉菌病等。重点关注稻田成蟹养殖区、盘锦苇田养殖区。
4、刺参易得化皮病、肿嘴及腐皮综合症、肠炎病。主要关注沿海各养殖区及海参精养区。
二、预防措施
十月初,温度还未降到18℃以下,根据池塘养殖品种情况,泼洒药物,杀灭越冬鱼体上携带的病菌、寄生虫,捕捞作业时减少机械损伤,避免继发性感染。
一、改善池塘水质,使养殖水处于活、嫩、爽。
二、定期往水体投放消毒、杀虫药物,避免疾病的发生。
三、使用新鲜饵料,过期霉变饵料坚决不用。
四、饵料投喂不能过饱,保持八分饱即可。
五、使用增氧机增氧,保持池水中含有充足的溶氧。
1、拉网并塘或运输时要轻快,注意保护好鱼体,避免受伤产生继发性感染以及应激反应过度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越冬成活率。越冬密度要适宜。
2、十月初,对需越冬的苗种或商品鱼虾蟹进行检查,如有寄生虫感染,用相应药物进行杀灭。入越冬池时,要采取药物浸洗法加以杀灭,避免将病带入越冬池。另外,河豚、牙鲆鱼种进入越冬池后,水温仍然较高,鱼密度加大,接触机会大大增加,个别鱼体带入的病原体就会迅速传染。因此,一定要在入池的头20天经常换水,经常观察,防止寄生虫或其它细菌性疾病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