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兄弟辞工返乡养鸡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大学生兄弟回村当“鸡司令”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老奇台镇牛王宫十村村前的柏油马路旁,一座座错落有致的砖房里不时传出声声鸡鸣。这是28岁的大学生康明用自己的力量构筑的珍禽养殖场,已经两年了。
康明是牛王宫十村走出去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在成都上班。2010年年初,他和同样是大学毕业的弟弟康胜放弃了工作,在父母的不解和乡亲们的非议声中回到家乡养鸡,踏上了创业路。
康明的公司名叫“奇台天山康明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日前记者来到了公司的珍禽养殖场,上百只珍禽正在院中跑动,羽毛闪闪发光。“这是七彩野山鸡,那边还有绿壳蛋土乌鸡和蓝孔雀,我们公司总共有3000多只鸡,鸡舍和院子共占地6亩。”康明说。
说起当初回村创业的原因,康明提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次地震让我感慨颇多,想到家里的爸妈,内心很牵挂。就想回到他们身边守着他们。至于创业的想法是一直有的,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近几年国家的农村政策越来越好,我就觉得农村的创业机会更多、创业环境更好,所以最终和弟弟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看着如今挺大规模的公司,康明对创业之路的每一步都记忆犹新:2010年3月,坐火车到内地考查。5月,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贷款在当地修建了禽类养殖场。9月初,第一批引进的300只绿壳蛋土乌鸡和1000只七彩野山鸡鸡苗入场。9月20日,100只七彩野山鸡种鸡和500只三黄土鸡苗入场。10月5日,第一台电脑微控全自动孵化机到场……
“那时候,养鸡对于我和弟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一窍不通。”康明回忆说,他一有空就翻养殖书籍,实在不懂就去镇上的兽医站拜师学习。而更多的时候,康明就和弟弟轮流守在鸡舍观察鸡的生长情况,打扫鸡场卫生、粉碎饲料、做防疫,“整个神经都是紧绷着的”。
“虽然我们付出了努力,但还是赔了。”康明说,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第一批七彩野山鸡苗的成活率不到5%,最后只剩下50来只。
“野山鸡带来的打击让我明白,要发展首先得生存下来。为了在年底有收入,我们紧急购进了500只土鸡苗,但面对每天都有死亡的小鸡,我和弟弟的神经都绷到了极限。白天照料大鸡,晚上观察照顾小鸡,真的是累得不行。”康明说,一般的养殖场会用带有激素的饲料喂养鸡,3个月内就能出售。但他们用的是生态养殖办法,需要5个月才能出售,尽管这500只土鸡最后卖掉了,但因为生产成本很高,也没赚钱。
“虽然父母对我们的选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支持着,但当时惨淡的局面让我们兄弟觉得很对不起他们。”康胜说。
“那个时候真是特别难受,觉得两个儿子不给我长面子,我和他妈辛苦把他们兄弟俩养大,送到大学,送出农村,最后他们却跑回来养鸡,还没赚什么钱,真是想不通。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村上的人总说些风凉话,认为儿子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康明的父亲告诉记者。
“当时,那些风言风语让我和哥哥的心理压力很大,是那种看不到未来的感觉。但看到初具规模的鸡舍,我就坚定了信心,我要打破这种传统观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康胜说。
哥俩的坚持终于有了收获。“2011年年初,我们2010年引进的300只绿壳蛋土乌鸡、100只七彩野山鸡种鸡、500只麻花土鸡都长得很好。而且绿壳蛋土乌鸡开始产蛋了,绿壳蛋土乌鸡和野山鸡在我们的生态喂养下,其肉质及所产的蛋与同类产品比较,口感和营养价值都有明显优势,经过我们礼品包装上市后,市场反映非常好。”康明说。
在康明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一颗白中发绿的土鸡蛋。康明说:“这就是第一颗土鸡蛋,已经快两年时间了,中间都干了,但不能丢掉,这是一个好运开始的纪念。”
时运的确如康明所言,康明的公司好消息不断:2011年4月,康明的高中同学、毕业于西南大学(微博)的冯强加入公司,负责攻克养殖技术;同年9月,他的大学同学田荣杰也放弃了工作,离开家乡成都加入公司,负责宣传及销售;8月,在奇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县团委的帮助下,康明顺利获得24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
“有了得力帮手和大量资金,我们当即就扩大了养殖场的规模,增添了一些养殖设备,准备大干一场。”康明说。
最让康明感到兴奋的是,在2011年,他们通过不断总结失败经验,攻克了七彩野山鸡育雏难题,在2011年底引进的新一批七彩野山鸡,养殖成活率从第一年的5%达到了80%,而且野山鸡的销售也非常好,并且开始给一些星级酒店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