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肉牛加工厂出现“牛荒”之后

2024-09-21 20:35本站原创浏览:3477次

这里是辽宁省黑山县小东镇的牲畜交易市场,每逢阴历二、五、八、十是市场开集的日子,市场里交易最多的是肉牛,天刚蒙蒙亮,近千名肉牛经纪人和养殖户、就会赶到这里进行交易,日交易量达到2千多头.

记者:“今天这牛你卖不了?”

养殖户:“我卖不了不卖,拉家去。”

记者:“那不白拉来了吗?”

肉牛经纪人:“回来吧,不差一百块钱了。喊过来,黄了干啥呀。”

和这些精明的行家相比,这个人却显得格格不入,连牵牛都有点笨拙.一看就像个外行.他叫刘英福,正是这个肉牛市场的老板,身家过亿.

记者:“我看这些活都不会干,接触过没,原来干过活吗?”

刘英福:“是笨点,不如人专业,但是我也愿意伸伸手,帮帮忙,平时多帮忙,和大伙儿处的融洽点,他感觉咱人也挺随和,他也爱来。”

每当开集的时候,刘英福都会这样主动地亲近经纪人,帮忙牵牵牛,讲讲价,套套近乎。就连市场上的经纪人都纳闷,这个身家上亿的老板,怎么老给他们打下手呢?

刘英福是辽宁省黑山县人,2001年,对他来说是不顺利的一年,手里的加油站被中国石油收了回去,木材加工厂因为原材料短缺不得不停产,刘英福被迫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机会。2002年初,他把目光投在了牛的身上。

刘英福:“我看农村散养的牛遍地都是,尤其到老秋,宋安庄的时候,地里放的都是牛,所以说我看咱当地牛资源比较丰富,所以说我当时动了这个念头。”

刘英福动的念头就是肉牛加工。黑山县是农业大县,牛资源丰富,刘英福在寻找新商机的过程中了解到,肉牛加工远比养殖更有利可图,他决定把肉牛加工厂开到牛圈的旁边。2005年10月,刘英福投资3千多万,在黑山县小东镇建起了一座集饲料生产、屠宰加工、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大型肉牛加工生产企业,企业刚刚落成,刘英福就上了两条屠宰加工生产线,年屠宰量预计达到10万头。

刘英福:“一年我要宰10万头牛,一头牛不多赚,就赚200元钱的话,一年我宰10万头牛,就是2000万的收入。”

2006年6月,两条生产线同时投入使用,每天满额操作宰250头牛,半年下来,刘英福就赚了900多万元,离他一年2000万的预想越来越近。可是好景不长,2007年初,刘英福突然感到了一丝不安,场里的屠宰量越来越少。

刘英福:“感觉这一个月之内,就得少宰上千头牛。”

企业刚刚投产,刘英福就遇到了肉牛数量减少,有钱赚不到的尴尬局面,他纳起闷来,自己在当地看到的成群的牛都哪去了呢?

田经理:“现在基本上家家都吃不饱,不光我们一家,东三省前几年屠宰场大规模的相对比较少一点,牛源像往山东,河南,安徽,河北这一带牛市一年大概也能走个几十万头吧,但是现在东北就是这两年国家政策也相对比较好一点,有一些扶持,当地的企业,大的企业发展也挺快,这一两年中,当地的企业就没牛可杀。”

全国牛源紧缺的局面,让刚刚投身牛行的刘英福始料不及,就在他为解决牛源四处奔走的时候,另一个人也正在为手里的牛卖不上价而发愁,这个人就是段家乡的肉牛养殖户季振权。

季振权:“当初肉牛夏季不好卖,原先咱都卖到河南,山东,上咱们这边收肥牛来,当初正赶上掉价,人不来收来了,咱们贵贱卖不出去。”

季振权的牛原来都卖到外地,2007年下半年,他听说离村子50多公里的地方开了家肉牛加工厂,就牵着11头牛找到了刘英福。季振权的到来就像是雪中送炭,在这里,他受到了刘英福的热情接待。

养殖户季振权:“当时热情接待我们,带我们先参观,看那个屠宰线,完了告诉我们,给我们讲那个胴体,什么叫胴体,当初咱们不知道,咱就知道卖肉那时候,卖毛斤。”

按照胴体的出肉率计算,季振权的牛每头比平时多卖200元。不仅如此,刘英福还给每头牛300元的补助,这样下来,11头牛季振权就多卖了5000多元,这让他喜出望外。此后除了自家的牛,他开始隔三差五从村里收牛,往刘英福的厂子里送。

2007年10月7号,季振权在和刘英福闲聊时,无意中提到想扩大养殖规模,但是银行不给贷款的事,3天之后,他就接到了刘英福打来到的电话。

季振权:“完了过了三天,给我手机打电话了,我一看是刘应富,我老叔的电话,他说大权,那个扶持资金我给你筹集了,说明儿你就上银行取钱去吧,我给你打过20万去。”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