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羊群背后的毒蛇财富

记者:它那个毒藏在哪个位置了?
杨勋伦:毒就藏在这里,像这样一挤它就出来了。
记者:行,那你捏好了它吧。
记者:你说它速度有多快?
杨勋伦:十分之一秒。
眼镜蛇一旦被激怒,就会分泌出毒液,并从毒牙喷射而出。速度奇快,且精准无比。被眼镜蛇咬后,轻则残疾,重则性命不保。村民们又好奇又害怕。终于有胆大的人忍不住了。
记者也决定试一把。
记者:我拿着这边行么,那你别松手啊。真皮的。不能放在脖子上。不行不行不行,这个是剧毒,这个不是开玩笑。
出于安全考虑,杨勋伦不敢再让其他人碰蛇了。这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眼镜蛇,杨勋伦养了四万多条,价值2000多万元。这个规模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是不多见的,他也被人称为“重庆蛇王”。可提到他养蛇的经历,村民们竟然这样告诉记者。
村民:开始说的骗人家说养羊的,结果是养蛇的。
村民任涛:其实他就是为了羊子的幌子,他偷偷摸摸自己搞那个眼镜蛇,这个人有点老尖,确实有点老尖。
村民:按我们当地的话说,反正心里藏得住,不跟别人表达,自己养什么了,怕别人跟他抢肯定是。
村民告诉记者,为了养蛇,杨勋伦竟然冒充放羊倌一年多,他白天放羊,晚上偷偷养蛇,难道真的是怕别人跟他抢生意吗?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杨勋伦:到现在说到这里,心里面还是有点酸,现在鼻子都感觉有点酸,说实话。本来我不是这个地方的人,我是永新镇的,这里是篆塘镇的,跑到这里来也是被逼无奈。
那在杨勋伦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要假冒羊倌才能养蛇呢?
其实,在杨勋伦前十年的经历中,不如意的事情更多。他1995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自己做生意。他卖过菜、养过鱼、种过蘑菇、倒卖过衣服,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到了2005年,杨勋伦赔光了家底不说,还欠下了7万元的债务。穷得连儿子奶粉钱都买不起了。家里人烦透了他这个不安分的毛病。
妈妈:生小孩坐月子都是我们帮助,他一分钱都没拿,没钱了嘛。
杨德文哥哥:不好好打工,想这样想那样,怎样都做不成。
杨英姐姐:就没那个命,想发财,想发混财。
在家人眼里,杨勋伦快30岁了,可干啥啥不成,就是个没出息。2005年,在家人的劝说下,也为了还债,杨勋伦只好到南方打工。可就在打工期间,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又想再折腾一次。
杨勋伦:有一天看那个电视台里面放那个广西那个养蛇说一年可以赚个一百多万。这一下子我就萌发了,然后就要想养蛇这个念头。因为我在1996年我在广州打工的时候,一个村一个农贸市场它早上那个蛇的销量就相当大,看它那个麻袋一麻袋一麻袋的至少有几十麻袋。
当时,杨勋伦看见的蛇就是眼镜蛇。杨勋伦知道,眼镜蛇的销路不愁。可这么剧毒的蛇应该怎么养,他完全没有经验。
2005年,杨勋伦立马辞去工作,到沿海地区学习养殖技术。这趟学习,他足足花了两年时间。这是杨勋伦随身携带的地图册,他到过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甚至越南,几乎走遍了那里的眼镜蛇养殖基地。
杨勋伦:不是百分之百就是要百分之97、98,要有这个把握性才敢干,如果这次要是再失败的话,那家里人亲戚朋友真地是都看不起我了,因为以前做过这些事,家里面像亲戚朋友我父母都很不看好我,对我都失去了信心,如果我这次再失败的话,就是头都抬不起来了。

为了能学到真正的养蛇技术,杨勋伦两年没有回过一次家,所有的开销都靠妻子打工支持着。而正是这两年的学习,让一套独特的养殖模式在他头脑中渐渐成形。正是这种模式,成就了他以后的财富。杨勋伦觉得翻身的时候到了。
这是重庆市永新镇一套废弃的房子,2007年5月,杨勋伦借了两万块钱,租下了它。这是给蛇换气用的、这用来放加热的管道,这些都是杨勋伦自己设计制作,他要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可就在他马上要引进蛇蛋的时候,一件事情却让他始料未及,也让他的梦想彻底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