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局长退休进深山
2008年6月1日晚上8点 地点: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
在柞水县秦岭深山里,有一栋小楼晚上从不熄灯,小楼的主人每天晚上都要起床三四次,靠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出门转几圈。
陈英芳:“一般是晚上七八点、11点、凌晨1点、3点、五六点的时候,刮风下雨那就不停地来看。”
记者:“都是您一个人吗?”
陈英芳:“一个人。”
今年60岁的陈英芳,曾经是柞水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她从县城来到深山里已经独自居住了5年,5年来她还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陈英芳:“晚上主要是检查上水口,水的流通情况,防止有树叶等杂物把水堵住了,因为我这每一个池子都养的挺贵的鱼,我的宝贝疙瘩,如果一旦把水堵住了就缺水缺氧,这些宝贝疙瘩很可能要遇难。”
陈英芳的儿子是商洛市一个县的纪检委书记,女儿是西安一家医院医生。5年前她背着儿女一个人走进秦岭深山,就是为了养这种当地少有的虹鳟鱼和金鳟鱼。
记者:“这一个鱼池现在能有多少斤鱼?”
陈英芳:“有1000斤。”
记者:“主要卖到什么地方?”
陈英芳:“西安市、咸阳市、商洛市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在别人看来陈英芳性格古怪难以琢磨,其实她这么做都是为了儿子和女儿。
陈英芳:“我年轻的时候,我愧对了我的儿子和女儿,因为我的工作特别忙,对他们是粗放型的管理,把我儿子亏待了女儿也亏待了,现在我老了,我自己觉得我做这个事很称心,再一个我不给儿女添拖累。”
现在陈英芳养鱼一年有20万元的收入,其实她早在2002年4月就已经看上这个项目,当时她是柞水县计生局副局长,参加陕西省计生委组织的参观团到江苏、山东等地学习计生户脱贫致富的经验。在山东泰安,一种卖价很高的鱼,引起了陈英芳的特别关注。
陈英芳:“在他们那儿虹鳟鱼卖120元钱1千克(kg),那个金鳟鱼就是卖180元钱1千克(kg)。”
陈英芳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种冷水鱼,养殖水温不能超过22度。
陈英芳:“咱们这个地方什么鱼都不能养,只能养冷水鱼,因为那个鱼水温要求不能超过22度,咱们这个地方夏天的水就超不过22度。”
柞水县在秦岭山深处,山清水秀,农民世世代代以种地和养猪、养牛、养羊为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当地鱼的销量越来越大,但是柞水县并不产鱼,鱼都得从湖北等地调运。
陕西省柞水县水产站站长 叶正洪:“这个不完全统计,每年柞水县这个市场消耗的鱼大概80吨左右。”
2002年陈英芳已经53岁,这一年8月她退居二线。陈英芳开始到辽宁本溪、北京怀柔、陕西眉县等虹鳟鱼养殖基地考察学习养殖技术。
陈英芳:“在你这儿学一点,在他那儿看一点,反正今天看一个鱼池,路上就琢磨就总结,就用笔记本把它记下来,吸取他们的精华、优点。”
2003年5月,陈英芳在县水产站的帮助下,在距离县城20公里山路的秦丰村,一个山沟里找到一条常年流水的小河,她拿出所有积蓄并贷款,一共投资20万元在河边租地建起7个养鱼池准备养鱼。
陈英芳的女儿 史晓华:“我和我哥都很反对,说你看,咱又不缺吃不缺穿,对不对,为什么要去干那个苦差事。”
陈英芳的同事 梅远和:“你年龄大了退休了应该享清福了,但是你还在养鱼,钱又不是不够用。”
家人的极力反对和同事的担心并没有阻止陈英芳的行动。2003年10月,陈英芳一次从陕西省眉县进购了7万元的虹鳟和金鳟鱼。
陈英芳:“大中小鱼都有,大鱼是1.2斤到1.5斤,中号是七八两,小鱼那规格就特别小就是一两左右。”
一个老太太要在山沟里养鱼,原来还是县里的局长,这个消息打破了秦丰村的宁静,很多村民都赶去看热闹。
记者:“他们经常来看鱼吗?”
陈英芳:“经常来看,三天两头来看,小孩要看。”
记者:“这儿没养鱼之前你们以前见过鱼吗?”
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村民:“以前没有见过鱼,没有见过这样的鱼。”
农民看稀奇,陈英芳心里也在打鼓,这种鱼到底好不好卖呢?当天下午,陈英芳就找到在柞水县主要经营鱼的酒店经理罗杰,推销从外面买回来的1斤以上的鱼。采访期间,陈英芳带记者来到罗杰的酒店。
陈英芳:“我就说小罗你看我这么多鱼,小罗说好的,刚才我这儿定了二三十席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