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牧专86岁教授不辍搞科研 中原鸡司令又去研
郑州牧专86岁老教授不辍搞科研,他说“我的人生宗旨是创业!”
创业、创新、奉献!
座右铭并不新奇,但若您知道这是一位86岁老人的座右铭的话,一定会肃然起敬。
老人名叫朱士仁,退休前是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尽管进入耄耋之年,但他仍常年奔走于农家,推广规模化养鹅。
作为我省知名的畜牧专家,朱士仁早年和同事培育的系列中原鸡,终结了依赖进口洋品牌鸡历史。朱士仁被民众誉为鸡“司令”。因其贡献卓著,1990年,老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记者郭致远文首席记者闫化庄图
■简朴
一条板凳用了54年
这个板凳没用一个钉子,就像人不追求名利一样
近日,在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家属院,记者看到朱老的家很简朴,到处摆放着养殖方面的书。虽然年近九旬,但老人精神矍铄,谈话思维敏捷。
“跟养殖打了一辈子交道,割舍不掉啊。”老人用略带罗山口音的普通话说,他出生在豫南农村,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小挨饿,使他想研究农业。新中国成立不久,他考取了华中农学院主攻家禽养殖。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中牟县国有农场工作。
1954年冬天,当地遭遇强风雪,大规模耕牛患流行性感冒。农民纷纷来找他给牛看病,“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还没啥临床经验……”朱老说,当时药品购买难到位,他尝试用土方治疗,“农民没花钱,居然治好了患病的耕牛。”此番成功,让他信心猛增。
朱老家有一个板凳,是54年前在集市上买的,尽管搬了几次家,但这个板凳一直没舍得丢弃。“板凳没用一个钉子,全是卯榫连接。”朱老动情地说,其实做人应该像这个板凳一样,没有镶嵌的钉子,就像人不追求名利一样。少了功名索取,质朴的人生方显价值。
■传奇
丹麦赠送良种鸡国家指定他繁育
这些“丹麦白”,其实人家并不想白白赠送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他和那个年代的青年们一样,有很强的使命感。
经过多番思考,改良和发展我国传统养鸡业,成了朱士仁攻坚的方向。那时,我国农户饲养的鸡,都是传统的土鸡品种,产蛋量和出肉率都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我想培育出品种良鸡。”朱老说,他的想法得到了农场领导及当时国家农垦部的支持。历经几年“折腾”,依靠本土品牌鸡去繁育,效果并不明显。就在这时,喜讯传来。
1971年,丹麦总理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访华,带来200只“丹麦白”鸡赠送中方,对方提出要求,希望好好饲养它们,将其完美品相呈现给大家。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农垦部相关领导首先想到朱士仁。闻听这个讯息,他激动得一夜没睡,马上到北京飞机场迎接这些宝贝。
“这些‘丹麦白’,其实人家并不想白白赠送。”朱老说,当时丹麦鸡世界扬名,他们赠送的雏鸡全是母鸡,没有一只公鸡,其潜台词不言自明——中国是个潜在的大市场,待大家领略过丹麦品种鸡,自然会主动商谈进口育雏。
缺少公鸡,并没难住朱士仁和他的团队。这些丹麦鸡,随后“嫁”给了我省的固始鸡,由此开启了长达8年的自主品牌鸡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原白鸡、中原黄鸡、中原黑鸡3个新品种问世,其产蛋率、产肉率得到广泛认可,迅速在全国6个省区40多个县推广,饲养规模达450万只,一举取代了从国外进口的洋鸡品牌。从那个时候开始,朱士仁的别称“鸡司令”亦在群众中传诵。
■授课
下乡调研自掏腰包
让我当干部,我不愿意,我搞的是科学研究
随后,学有专才的他被当时的农业厅领导“相中”,想让其任职一科室副处长。“我不愿意干。我搞的是科学研究,做的是技术活儿,改行搞行政吃不消。”朱老说,他拒绝了,并得到这位领导的理解,不久后,他被调到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任教。
跨入这个行当,他认为人生理想有归属了,能把产学研结合,为更多群众服务,是件乐和的事情。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养鸡业迈入了高速发展轨道。朱老看着自己培育的品种鸡丰富了群众的餐桌,打心眼儿里高兴。
1990年,老人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荣誉是对我的褒奖,更是鼓励。”朱老说,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暗自加劲,继续创业、创新,为养殖事业奉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