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单身妈妈独闯海岛变“大侠”

2024-11-06网络转载浏览:6766次

这里是辽宁省普兰店市的皮口港,她就是郭凤芝,今年48岁。十七年前,郭凤芝带着1000块钱和几件衣服,离开了老家黑龙江双鸭山,来到对面的长海县大长山岛。就是在那个岛上,她创造了令人敬佩的财富传奇。

2012年10月16号,记者打算跟着她去岛上一探究竟,却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郭凤芝:你们今天没有船么?

港口工作人员:没有。

郭凤芝:哪的船都没有啊?

港口工作人员:没有,就没船。

那一天,海面刮起了八级大风,这样的天气里,没有船愿意冒险登岛,外面的人进不去,岛上的人也出不来。

虽然只能在对岸远远地望着这个岛,郭凤芝还是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当年在岛上赚钱的故事。
郭凤芝:当时就是这个隐隐约约的岛,这个岛瞅着就是一个荒山,我当时就寻思这个岛是什么样的,我上去以后水能不能给我们淹了,多大,真的一点不知道里面什么概念。

大长山岛坐船到最近的港口也需要一个小时,距离郭凤芝的老家更是要坐上两天一夜的车。遥远又孤立的海岛,她为什么非要上去呢?

郭凤芝:我总觉得到边远的地方,到人员稀少的地方,别人不认识我的地方,我重新闯,干一番事业。

原来,那时还在双鸭山的33岁的郭凤芝与丈夫离了婚,又丢了工作,刚刚十岁的女儿上学要钱,给母亲看病欠的十几万外债也要她来还,郭凤芝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要能赚到钱,再远的地方她也愿意去。

郭凤芝:因为那个地方(双鸭山)是我最伤心的地方,家庭的破裂也是在这个地方。再一个,家里面父母身体也不好,就想着急于出去挣钱,供女儿上学,给母亲治病。
告别了女儿和父母,郭凤芝只给家乡留下了一个留恋的背影。登上轮船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更像一个孤独又绝决的女侠,为了家人徒手闯荡。她把悲惨的过往抛在身后,只带上了一个轻便的背囊,便要到岛上去,寻找她改变命运的机会。

郭凤芝:我就想马上离开那个地方,寻找外面,换一个新的环境,重新新的生活。

郭凤芝在岛上到底遇到了什么,她又是凭着什么在这个只有七万人的小岛上每年赚到一百多万呢?她的创业经历引起了记者的强烈好奇。

第二天下午,趁着天晴的几个小时,记者和郭凤芝终于登上了长海县的大长山岛。10月份大长山岛只剩下一小部分游客,但到了每天的傍晚,这一家饭店里总是坐满了人,他们都是被郭凤芝的手艺吸引来的。就是靠着这门手艺,郭凤芝一年至少能赚一百万元。

记者:这是什么呀?

郭凤芝:酸菜血肠,黑龙江的特色。

员工:那是我们老板,是咱长海县第一个女大厨,就是我们厨师长也得给她打下手。

记者:这么厉害呢。

郭凤芝的员工:那你看,相当厉害了。

郭凤芝的朋友:我还很少看到女的当厨师,就她一个。

郭凤芝的朋友:我说国外女的有大厨,咱们长海县还出了这么一个女大厨,我还逗她,你吃这么胖是不是油烟味熏的。

郭凤芝也不曾想过,自己这个独自上岛的外地女人,可以做到现在的规模。而她所有的商机,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市场里发现的。

郭凤芝:当时到了岛上,到了下午想看一看就回去了,结果没有船了,回不去了,所以说就在这个市场里吃饭。

记者:就是这个市场吗?

郭凤芝:对。
记者:咱们进去看看,这个市场你当时进来的时候什么样?

郭凤芝:人特别的多,门口卖小吃、馒头、饼、还有卖菜的,卖什么的都有,那时候老百姓唯一吃饭的就是这个地方。

那一天市场里、小吃店里人来人往的景象,让郭凤芝很兴奋,一直喜欢做饭的她觉得这里面有钱可赚。

郭凤芝:我就想,我要是在这开一个店多好。后来我打听小店的老板,在你这儿吃饭的人总是这样多吗?他说基本吧,我说你们一年能挣多少钱?他说一年能挣五万吧,我可高兴了,寻思五万,我就算两万也可以。

那时候在市场里租一家店面至少需要1万元,可郭凤芝手里只有上岛时带的1000元钱,而家里只给她借到6000元钱。无奈她只好租了市场角落里,最便宜的一家店面。尽管如此不起眼的一家店面,还是在市场里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郭凤芝的姐妹:她一来的时候,我们感觉很惊讶,一个外地黑龙江的女人,在那时候看属于单枪匹马在这开饭店,而且是单身。#p#分页标题#e#
市场电器店老板:你一个女人,外地的,只带1000块钱能干什么?冰箱都是跟我赊的。

饭店顾客:就是个普通的老娘们,白手起家,就感觉瞧不起这个女的。

在别人的议论声中,郭凤芝的小吃店开张了,她从做早餐开始。可是做早餐需要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活儿又多又累,所以当时的市场上愿意做早餐的女人几乎没有。

郭凤芝的姐妹:像我们做早餐,我对象起来了,我就不用起来了。

郭凤芝的姐妹:像咱们有什么事,有男人帮了,苦活累活有男人挡着,而她累、苦全是一个人。她就属于酸菜缸,特别能装。

因为一心只想挣钱养家,郭凤芝经常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从来不觉得累。而对女儿和父母的牵挂和思念,才是真正折磨她内心的痛苦。提起那段日子,郭凤芝带我们去了她刚上岛时,每个月花50块钱租的小屋子。

郭凤芝:当时人生地不熟的,就租了一个老百姓家里,像刹子一样的房子。

记者:刹子什么意思啊?

郭凤芝:就是正房外又盖的小房。

冬天海岛的风特别大,一到冬天的时候这个门响得特别厉害,门盖有时候都跟着响。

记者:那时候自己睡害怕么?

郭凤芝:害怕。

记者:害怕的时候怎么办?

郭凤芝:害怕的时候唱歌,唱《遥远的小山村》。我有时候特别想我的母亲,也想我的女儿。
白天不知疲倦地干活,晚上就自己给自己唱歌听。实在想家的时候,她就带上女儿的照片和父亲写来的信,想着远方的家人,一个人去海边坐一会儿。

为了与家人早日团聚,郭凤芝注定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努力寻找别人看不到的商机。可是,小吃店开业的第二年,郭凤芝突然把饭店扔下不管,消失了,大家纷纷猜测她到底去了哪里。一个礼拜后,郭凤芝自己又回来了,肩上还扛了沉甸甸的两包东西。

郭凤芝:别人就问我,你这拎着什么东西,这么沉,以为是古董,还拿破乱衣服包着。

可郭凤芝却认定,自己的饭店究竟能不能赚到钱,全靠这些宝贝了。

郭凤芝:到了皮口港上船的时候,很怕谁给我碰坏了,我求别人帮助我看着,我就自己一件一件的往船上运,运完以后再跑回来,再取下一件。

这些郭凤芝做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再倒汽车和轮船,一个人扛回来的宝贝,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是二十个共一百多斤的大圆盘子。海岛上好好的盘子放着不用,郭凤芝为什么非要全部换成大出两三倍的大盘子呢?

郭凤芝:我过来的时候,一看这边装菜的器皿都不是很大,而这种碗装菜装的还多,瞅着还实惠我觉得到这个地方肯定是个亮点,别人家都没有。
海岛上的顾客已经习惯了正常的小盘子,郭凤芝的大盘子他们能接受么?没过多久,市场上的反应很快证明了郭凤芝的判断。

郭凤芝的姐妹:客人来反映,你看人家的大盘子。

郭凤芝的姐妹:就这么大,大圆盘子。就她一个人想到,我们都没想到。

这种整个大长山岛都买不到的大盘子,果然给郭凤芝的饭店带来了很多客源。

郭凤芝的姐妹:人家都爱上她那里去吃饭,她家的客人非常火。

饭店客人:吃的感觉很好,我经常过来吃。

大盘子不仅给郭凤芝争取了很多回头客,还在市场上,让她赚到了为人实在的好名声。不过,只在餐具上下功夫还不够,郭凤芝在食材的烹饪上,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

这种鱼被当地人叫做先生鱼,因为样子丑,数量多,所以十几年前,一直被岛上的居民当做边角料一样处理,一斤只卖六七毛钱。

郭凤芝:人们最不喜爱它,它最不受人欢迎这个鱼,老百姓接受的特少,饭店里也不卖它。

别人都看不上的鱼,郭凤芝又怎么能发现商机呢?原来,刚刚开小吃店的她,手里钱不多,连20块钱以上的海鲜都舍不得买。为了省钱,她只能在市场上最便宜的鱼里面,淘一些自己回家做着吃。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换着花样做饭的郭凤芝发现,这种鱼身上有利可图。

郭凤芝:你看它带着这身皮特别丑,如果把它这层皮扒了之后,特别光滑,里面特别好。看就是这样分割之后,这一盘鱼籽能卖二十多,这个鱼肚也能卖四十多一斤,其余的肉一盘也得二十多块钱。

一斤才六七毛钱的先生鱼,在经过这样加工之后,能买到八十多元钱!因为肉质鲜美,口味好,无人问津的先生鱼,不仅受到了店里客人的热烈追捧,连价格都一下子涨到了二十多元钱一斤。#p#分页标题#e#



郭凤芝:基本上来的客人,每一桌都要吃它。

市场商户:最先买就是她买的,卖的挺好,后来别人都去买。之前没有人要的,卖六七毛钱,现在已经涨到二十多块钱。

除了先生鱼,郭凤芝还把那时候当地人从来没有吃过的血肠,做成炖菜端上了自己家的餐桌。就是靠着这样一个个小办法,和一副实在心肠,这个当初独自上岛的郭凤芝,不仅让同行刮目相看,更为自己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顾客。

郭凤芝的姐妹:当时就是心里暗自佩服人家,你看人家都能想到前面。之前就觉得没想过把它上到饭桌上,没去做。

顾客:经常过来,吃时间长了,都成朋友了,有钱我们有时间就到这花一点。

慢慢地,郭凤芝给家里寄回去的钱越来越多,不仅给母亲治好了病,还供女儿上了大学。看到家里有了保障,起初只是为了赚钱养家的郭凤芝,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这一次她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创业。

2005年,郭凤芝投资100万元,一口气买下了县城主路旁的一栋三层楼房。大家都以为她要炒房,而她却说,买这栋楼,全都是因为她在秦皇岛旅游的时候,喝的一口汤。

郭凤芝:第一感觉给人特别的有食欲,赶紧喝,喝一碗,还想喝一碗。我觉得太好了,这汤这么好喝。有一天我要是能开火锅店,我觉得能行。
买楼原来是为了开一家火锅店。要把汤搬到岛上去,郭凤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先搞到汤的配方。她决定先去饭店打探一下,然而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告诉她。

郭凤芝:后来问人家服务员,服务员也不告诉是从哪送来的,问谁也问不出来,这怎么办呢?

原来,这种汤的配方一直以来是那家饭店的独家秘方,不管郭凤芝怎么旁敲侧击,服务员都守口如瓶,一字不露。服务员这条路走不通,她决定去供货商那里去寻找答案。

郭凤芝:我有一天就起大早,在门口堵着送货的女的,我说你送的什么,你能不能给我一个电话号码,她就给我一个电话号码,我回来以后才偷着给她打电话。给我高兴坏了。

带着汤的配方回到岛上,郭凤芝开了岛上第一家火锅店。原本以为要赚大钱了,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火锅店开业的第一天,情况却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来吃饭的顾客竟然都说,鸡汤的味道不好喝。

火锅店顾客:我一张口吃,就吃着一种味,反正挺难吃,不爱吃。
当初被郭凤芝认为上岛必火的汤,如今却得到这样的反应,郭凤芝与自己的员工反复核对了汤的配方和制作过程,与从供货商那里得到的一模一样。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呢?

火锅店顾客:那个饲料养的鸡感觉吃起来没什么口感,味道不一样,你进口一吃就能吃出来。

饭店厨师:做起来不好吃,口感度不行,鲜度都不行。

原来问题出在了海岛的鸡肉上。郭凤芝喝到的那口汤,是用刚杀的新鲜鸡肉熬制的,而海岛上的鸡肉,却都是从外地运来的已经分割好的冷冻鸡肉。

市场售货员:没听说过活鸡,都是屠宰好的,然后运过来的。

郭凤芝:这个鸡肉大都是冷冻的,都是小商贩从大连冷库批发过来的。冻的口感不好,价格也不便宜。

看到外地运来的鸡肉,鲜度口感都达不到熬汤的要求,火锅店很有可能因此而倒闭,郭凤芝当即决定自己包山养鸡。
郭凤芝:后来我听说庄河的大骨鸡挺好的,不如我承包一片山,看能不能养活它,口感还好,成本还能低一点。

为了开饭店,专门办一个养鸡场,这事儿在岛上没有一个人敢做过。

饭店厨师:岛上没有这样的人,养殖一般是养海鲜为主,岛上人都是以吃海鲜为主,吃鸡每年秋凉了才吃。

市场售货员:没有养活鸡的,养的只是少量的养,大型养殖场没有。

大长山岛海鲜的养殖数量巨大,居民饮食也以海鲜为主,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些鸡肉。若是办大规模的养鸡场,鸡肉在岛上能卖得出去么?

郭凤芝:因为我们家养鸡,市场多少我不愁卖,像我家正常开火锅的时候,每一天得有二十多只,两千多只鸡我自己家最少有一千多只。所以我敢大规模地上,因为家里有饭店,不愁卖。

眼看着火锅店因为鸡肉的问题,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郭凤芝心里非常着急。她马上向村里申请,花70万在山上承包了一块130亩的林地,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养鸡场就建成了。#p#分页标题#e#

郭凤芝的朋友:那段时间,她那脑子就跟地图似的,这建什么,那建什么清楚得很,工人们都跟不上她的思路。

养鸡场建成之后,郭凤芝第一批就进了三千只鸡苗,随后马上把火锅店里的鸡肉,全部换成自己放养的活鸡。果然,汤的味道立刻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火锅店爆满,第一年,郭凤芝就赚了一百多万。

饭店顾客:这些年一提起火锅,我指定上这家来吃,别的家我是不去的。

饭店经理:特别火,提前打电话都订不上,下午肯定没有座了,一般都得上午打电话。

郭凤芝:回来厨师服务员上来交钱都是一摞一摞的,几天就得上银行去存钱,家里不能放,那时候心情真高兴。
2007年,女儿大学毕业了,郭凤芝终于在海岛上,用自己这些年赚来的钱,给女儿买了一套属于她们两个人的房子,装修一新。那一年,母女俩终于团聚了。

郭凤芝的女儿:就感觉特别惊喜。

记者:哪儿特别让你惊喜?带我们看看。

郭凤芝的女儿:哪都特别惊喜,因为我从小也没住过像这样好的房子,一看新床、新家具特别喜欢。这是我的房间,我就比较喜欢粉的、嫩的,这窗帘是我自己选的,枫叶、紫的,有点小幻想。

现在郭凤芝已经拥有了一家400平米的火锅店,130亩的养鸡场,每年的营业额达到一百多万元。从上岛时的1000元钱,到如今几百万的资产,郭凤芝传奇的创业经历,也为她在岛上赢得了郭大侠的称号。

郭凤芝的姐妹:我们背后叫郭大侠,郭大侠这两天干什么去了,都是这样称呼她。大侠一般人承受不了,但她可以承担这个名字。

饭店经理:她在长海县的餐饮界,可以算是龙头老大了。

长海县妇联主席:郭凤芝的创业经历,给海岛女性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今年,郭凤芝又开了一家面朝大海的度假村,她可以随时去海边了。而且以后,她再也不用一个人。

记者:那你现在幸福么?

郭凤芝:我现在挺幸福的。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