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上来了知猪侠
弟弟张璐:晚上回到家里,还是像一个小姑娘一样,会感觉压力太重了。但是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她又要去面对这些压力,又要把这片天撑起来。
家里已经没有办法可想了,张鑫格意识到要走出去寻找出路。她硬着头皮试着到县城里找饲料商赊些饲料,可是压根没人相信她会养猪,迎接她的往往是劈头盖脸一顿讥讽。在几乎跑遍了县城所有的饲料商之后,终于有一个名叫尤开慧的饲料商,答应两天后到她的养殖场看看。一到场子,尤开慧就大吃了一惊。
饲料经销商尤开慧: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看到她在猪场里阉割那个小猪,小女孩阉割猪,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给我的感触蛮深的,我觉得这个女孩真的很不简单。
尤开慧同意赊饲料给张鑫格,这一下子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猪场终于恢复了正常。经历过绝望到希望,这时的张鑫格才明白了当初师傅说过的的那句话的真正意思。
张鑫格:做不下去的时候,就想女人成就一番事业,要耐得住寂寞,一定要忍,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个寂寞不是短暂性的寂寞,真的很长。这需要思想上的坚持,而不是现实中对寂寞环境的克服。
那么,张鑫格为什么非要选择忍受这个寂寞,到深山里养猪创业呢?在记者的追问下张鑫格淡然地道出了实情。
原来,就在她回乡养猪之前,她和丈夫突然感情上出现了危机,张鑫格试图挽回但发现已经没有了可能。之后,两人办了离婚手续,结束了两年来带给她无尽欢乐,也带给她深深伤害的那段婚姻。
张鑫格:走的时候我去火车站送了他,最后有一个拥抱。说了一句我舍不得你,没了。

张鑫格:从那以后,心理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要让任何人掌控我的命运、左右我的想法,女人一定要靠自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上,让你孤注一掷,投入得太多,当你失去的时候你会有很大的落差。
张鑫格选择了一个不能再普通的行业,她坚信养猪也能改变命运。2010年,当猪价波动带来的亏损时,她敏感地发现了一个机会。
张鑫格所在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家家户户都有吃腊肉的习惯。就是在这当地再平常不过的习俗里,张鑫格却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商机,就是这个发现,让她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原来,当时张鑫格发现很多城里的客商都到农村寻找土猪。他叫李乐,在县城里经营着一家连锁饭店,2010年临近春节,他把邓家坝村的土猪熏制成的腊肉拿出来销售。可是,没想到,顾客并不买账。因为土猪肉虽然香,但是肉质却太肥。
酒店经理李乐:城里消费的顾客比较注重养生。太肥的话,99%的顾客都不喜欢吃。
张鑫格得知情况后,提出把养殖的瘦肉型的猪熏制成腊肉,给李乐卖卖试试。可是,李乐的反馈让张鑫格的心凉了半截。 酒店经理李乐:太瘦了之后,吃了口感不好,需要不肥、不瘦的这种肉,我们吃得才舒服。
张鑫格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她想能不能改良一下猪种,杂交出肉质不肥不瘦的猪呢?她找到了高级畜牧师向隆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向隆寿对她的市场眼光很欣赏。
高级畜牧师向隆寿:她能够研究市场,关键是她能够琢磨,不是走别人的路。她现在是走品质的路,要用品质适应市场。我愿意帮她。
在向隆寿的帮助下,张鑫格成功改良了新品种,为了提升效益,张鑫格在自己养殖新品种的同时,还决定向周围的农户进行推广,这样村民可以改变土猪销售难的困境,而张鑫格也可以卖种猪赚钱。可是没想到,当她把新品种介绍给周边的农户时,大家根本不感兴趣。
村民林华松:以为她是骗人,她养的猪就想卖给我们,赚点钱。和以前的老品种一样,没人要,没人吃。
村民李世全:我们认为她是个小孩,猪公母都不认得的一个人,不相信她有那么好的猪种。
如何能让村民们相信她,接受这个猪种呢?张鑫格想了一个办法。2011年3月,张鑫格在她的养殖场里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猪摔跤比赛。她用自己改良后的小猪挑战村里农户们养的小土猪,这吸引了周边很多村民的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