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靠小龙虾发财的陈莉荣

2024-10-29网络转载浏览:3747次

  她叫陈莉荣,是这家酒店的老板。就在她的酒店,陈莉荣忙前忙后,百感交集。对于这对新人来说,他们即将步入新生活。而对于陈莉荣来说,未来的日子却是掰着指头能数过的。因为身体的原因,接受我们的采访,她只能坐着。

陈莉荣:“哎呀,说这些都很激动。等一会,换一个话题说这个事。不行,我要平静一会儿,过去就好了。我绝对不愿意在片子上看到这个场面。”

陈莉荣来自湖北省潜江市的一个小镇广华,和别人的创业不同,她是一个身患癌症的人。来北京两年,北漂的残酷,生死的挑战,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在竞争激烈的北京餐饮业,她已身价千万。而她的成功,仅仅依靠一份小龙虾的招牌菜,撬动了酒店全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的业绩。

陈莉荣:“这个虾在我们整个收入中占1/4,这一道菜,几百万吧,就是收入这一块。”

陈莉荣的北漂生活,是从来北京的一次旅游开始的。

2004年10月,陈莉荣来北京旅游。她发现,只要餐馆营业,排队等吃饭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家乡的小镇上,陈莉荣同等规模的餐馆半年的收入,也比不上这里一天的收入。

陈莉荣:“我们跟人家去交谈,有的店一天的收入是几十万,十几万,最低的也是七八万。”

陈莉荣是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做过教师。单位倒闭后,她凭着自己的口才和敢想敢干的魄力,在小镇从一家餐馆做到了三家餐馆,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有10多年开餐馆的经验,陈莉荣自信在北京也能站稳脚跟。

陈莉荣:“确实是受利益的驱动,我们想来北京做餐饮。”

陈莉荣来北京开酒店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刘若冰的支持,丈夫决定在北京开一家票务公司来陪伴妻子。夫妻俩把做生意积攒了10多年的积蓄以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近600万元,在北京亚运村中华民族园附近,盘下一个800平方米的门面。

陈莉荣:“感觉到这个酒店应该像印钞机,好像觉得一开业,第二天就能东方红。公司的所有的困境就会烟消云散,就是这种感觉。”

2005年6月21日,陈莉荣在北京的酒店顺利开业,消费人群也定为在北京的湖北人,推出了武昌鱼,洪山菜苔,盘龙菜等湖北省境内各县市的特色菜。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酒店的生意并非想象中的火爆,客人一天比一天少。

陈莉荣:“一天赔三万。这么大的店,一天做七八千块钱,而我们一天的房租是1万元钱,房租加水电,还不要说员工的工资呢。”

在装修酒店时就超支了300万元,陈莉荣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开业上,没想到开业后每天还要赔三万元,当初美好的幻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陈莉荣:“几天不交房租就搬出去,几天不交房租就停电停水,这种巨大的这种压力,确实让我们感觉到,都感觉到迈不过去那个坎儿了。”

就在陈莉荣为生意上的事担忧时,她怎么也没想到,此时一个更大的危机向她袭来。

在回老家办事的途中,陈莉荣感到胸前疼痛,丈夫陪她上家乡医院检查,却遭到一个晴天霹雳。

陈莉荣被诊断为患上了中期乳腺癌,医生估算,她只能活五年。

陈莉荣:“我一直幻想是误诊就好了,我不相信,我的精神状态那么好。”

女经理:“疼痛的时候那个样子我们看得到吗,让我感觉到她内心还是比较痛苦。”

由于手术后没有好好休息,陈莉荣的淋巴回流不好,造成胳膊水肿,在一旁的丈夫很心疼,每天帮她按摩到深夜。

丈夫 刘若冰:“她的胳膊,我的手都捏不懂,最后捏的我都睡着了,她的左胳膊比右胳膊要粗七公分。”

陈莉荣:“那个疼就像着火一样的疼,我恨不得截肢。所有的血管都是红的,像身子一样捆在身上。”

化疗的过程痛苦而漫长,病床上的陈莉荣,一边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边还担心着酒店的生意,她决定边治疗边工作。毕竟,这一次来北京,夫妻俩可是搭上亲戚朋友所有的钱,如果出局,拿什么去还。

#p#分页标题#e#

陈莉荣把在潜江3家餐馆的收入都拿来支援北京的酒店,也只能支撑五个月,五个月后陈莉荣必须让酒店扭亏为盈。

她做出一个决定,每天交给经理几千元钱,让他带着厨师长到京城高档的酒店,吃最畅销的菜。

陈莉荣:“我倒计时要调整,你们就要把这个钱吃掉,吃不完回来就要挨批评。”

看到店里的经营状况,厨师们每次出外点菜总是精打细算。有一次,点单人单份享用的辽参,一份就要100多元,他们六个人才点了一份,还用牙签分成了六小段,刚好被进门服务员发现了。

陈辉:“那个给我们点菜的小姐,就在那跟我们说,就点一位吗,你们这么多人就点一位吗,搞得我们都很不好意思。”

陈莉荣:“他们回来报销,像那么高档的酒店回来报销,几百块钱,几十块钱,再一个回来在这个厨房里,扒着员工餐拼命吃,也看出来了。”

虽说大伙都舍不得花钱,但一个多月后,厨师长们还是在别人的餐馆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北京的湖北菜餐馆有很多家,自己店里推出的武昌鱼,洪山菜苔等家家都做,并没有与众不同的招牌菜,在餐饮竞争激烈的北京,挑剔的顾客来吃过一次后就不再来了。

2006年4月,在湖北潜江的厨师给陈莉荣一个建议,说店里刚刚兴起的一道菜卖的很好。

陈莉荣:“可以说是红色风暴吧,在我们家乡,可以说很多地方,很多大排挡,那条街上,家家户户,应该说吃的是人山人海那种感觉。”

在潜江,油焖大虾是将小龙虾和葱,蒜,料酒等佐料爆炒,靠油焖制而成,麻辣鲜香,受当地人的喜爱,每到盛夏,许多人慕名而来。

刘若冰:“光着膀子,喝着啤酒,吆三吼四的,几个朋友一盆一盆的吃的那个虾,挺有意思的,很多人想在北京也吃上。”

陈莉荣:“我们感觉到北京毕竟是一个移民城市,我们也把这份乡情带到北京。”

陈莉荣迅速让厨师在北京的店里推出油焖大虾,然而点这道菜的人不多。陈莉荣怀疑是湖北顾客不熟悉油焖大虾,又印了很多宣传册,介绍这一菜品的吃法和来历,还专门为顾客定制了围裙,配送手套,然而,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

陈莉荣:“不光我,前厅经理,厨师长,大家都僵化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有方向了,迷失了。”

在一次与客人的聊天中,丈夫刘若冰发现了原因。

刘若冰:“他要剥那个壳,剥那个壳要是不是熟人的话,两个手都上去,但是即便是戴着手套,它的吃相也不是很雅观的。吃一只就不吃了。”

原来,在京的湖北人出外生活很多年,饮食习惯已发生了变化。油焖大虾属于在夜市上的一种大众食品,油很重,容易溅到衣服上。 在装饰豪华的酒店,吃油腻腻的油焖大虾,确实让顾客感到不雅。

陈辉:“湖北这些观念,讲实惠,所以呢,就是大盘,北京这边人,这个时候它就要求分量要少,一定要精细。”

陈莉荣:“我们就想在制作工艺上,在吃的形式上要有所变化。”

如何把市井美味的油焖大虾,搬上自己有档次的酒店。陈莉荣在一次看茶艺小姐表演茶艺的时候受到启发。

陈莉荣:“她们在给客人品茶的时候,用的紫沙壶,当时那种品茶的感觉,我们觉得非常优雅。”

陈莉荣想把小龙虾做成一道餐前功夫汤,她与厨师们一起商量研究配方,而且,还特意定制了紫沙壶做为功夫汤的器皿。

陈莉荣:“每一个壶里就有一袋这样的药包,刚好这个壶能倒四杯,倒完之后就见底了。”

厨师将小龙虾肉和当参,虫草,乌鸡等混合打磨成粉,装在药包里,放进紫沙壶里蒸制,汤汁浓郁透亮。

功夫汤每壶按位计算,一份28元。一个月后,生意有了起色。

陈莉荣:“从汤的销量上在酒店它是排第一,从酒店把汤和菜放在一起比,它还是占第一。”

不光把小龙虾熬成汤,陈莉荣还和厨师把油焖改为清蒸,白灼等烹饪,制作了莲藕炖龙虾,古法蒸龙虾,荷塘烧三宝,辣炒虾球等10多种创新的菜品。

这些新开发的一系列小龙虾菜,针对南方人喜甜北方人喜咸的口感,调制不同的口味,把范围从湖北人扩大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p#分页标题#e#

陈莉荣:“在我们店里,因为这道虾接待过很多的名人,也接待过很多的学生,还有很多在湖北的家长给打电话,我的孩子很想吃这种虾,你们店有,让他去吃等等这样的电话都有。”

依靠小龙虾的招牌菜,度过了最艰难的五个月,酒店结束了亏损的局面,每天的营业额达到了五六万元,陈莉荣索性把每年龙虾大量上市的5月8日到6月18日,定位酒店的龙虾节,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顾客,然而,酒店对小龙虾的货源大量需求,在北京市场上却不容易买到。

陈莉荣:“在北京市场上,我们想选择好虾,十八九元一斤,都不一定能买到好的,再一个,市场上不能保证我酒店的正常用量。有时候需要的时候,市场上又采购不到。”

2006年5月12日,陈莉荣回到了湖北潜江。这片400亩的养殖基地,陈莉荣与当地已签订了10年的承包合同,专门养殖龙虾,供应北京酒店的需求。

虾源的问题解决了,靠着小龙虾的招牌菜,拉动了酒店全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的业绩,酒店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2007年6月,陈莉荣接到北京医院的通知,因为她坚持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医生估算她的生命将延长到十年。度过了生意上的难关,接下来,这对患难夫妻要相伴走完生命里盛下的日子。

编导:胡丹 摄像:刘杰 刘家虎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责编:程振宏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