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从小品王到大富豪!
2024-10-31 14:29本站原创浏览:2889次
说赵本山是富豪,是因为他坐拥亿万家资,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了数以百计的喜剧小品和影视剧,为社会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赵本山从央视春晚走向了全国,成为全国观众喜爱的喜剧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美名远扬,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获得了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桌别林、中国笑星等系列美誉。去年9月30日凌晨,赵本山因脑出血被紧急送医,许多观众不远千里飞抵上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看望他,足以说明赵本山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位置。 从一位贫穷农民家庭的孤儿成为雄霸春晚的小品王,如今已是年收入过亿的文化企业家,赵本山打拼了三十余年。一路风雨一路泪,一路辛酸一路歌,个中滋味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这其中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坐拥巨额财富的赵本山,他的发家之路并不是靠一般人所熟知的走穴、演出等手段铺就的,而是靠自己摸索出一套文艺生意经,走得是以东北方言为基础的乡土文化产业之路。 今天如果大家问我一个真正值得学习的跨界人物,那么真的是非赵本山莫属。如果说谁的经营管理经验值得总结,那么赵本山还真是那么一位。娱乐界人士能得到财经界真正尊敬的人不是很多,本土娱乐界人士尤其如此,我想赵本山先生一定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赵本山先生是我非常推崇与尊敬的。我对赵本山的尊敬出于四个因素: 一是本山先生本人的敬业创新,与其他包括郭达、冯巩、黄宏等曲艺人物相比,赵本山的戏路子宽,抓点子准,创新性强。历经那么多年,他依然是最具人气的一线明星,做到这一点就不容易了。每一年的春晚小品系列,赵本山都能持续持续,实属不易。 二是赵本山对于徒弟的带领与提携,从成腕儿的范伟到如今红透全国的小沈阳,赵本山真正表现出了对于团队的带领与培养能力,而不只是一个超级个体艺人。这也将使得赵本山能在演艺江湖上真正带出自己的新门派与新风格,这是只有开门立派的宗师才能有的作为。 三是赵本山的产业化操作,尤其体现出其对于所掌握的艺术与人才资源的最大化运用。赵本山亲自出演、导演与制作的《刘老根》、《乡村爱情》等作品得到观众,尤其包括年轻一代观众在内的欣赏。他甚至能让80后城市观众对于乡村题材如痴如醉,而且一大批不利用传统娱乐包装出来的本山派新星受到了观众的热捧。 四是赵本山成为这样一位兼有超级明星、掌门人、娱乐创业家综合角色,而且每一个角色都能令人刮目相看的大哥大人物,却非常本色、实在,既没有巨星风范,也没有满身别人贴的包装,看起来还有点像农民、像一小镇人物、像一农民创业家。他把他原来的生活经验与联系利用得那么充分,他让我想起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财富人物李嘉诚,也就是说他的做人方式与为人姿态更加接近一个有底子有底气有底色的大师做派。 但老赵也不是没有败笔,其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再在2010春晚让小沈阳担纲主角乘胜追击,而是强推另一个徒弟王小利上位,让小沈阳成了再绿不过的绿叶。着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认为,从传播的规律而论,一个企业,很难通过将资源平均分配到旗下的众多品牌而让各个品牌都大获成功,这是违反科学的不现实的美好愿望而已。 2009年的小沈阳曾经与刘谦有着不相上下的人气,在2010春晚的走过场之后人气已然大大落后了刘谦很多个身位,这是无需质疑的事实。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企业掌舵人的赵本山在处理小沈阳品牌的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考虑。从企业经营角度我不想做过多评价,但在小沈阳品牌塑造上的确是错失了巩固品牌地位的大好良机。着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为了总结赵本山成功管理的经验,下面与各位分享六个方面 1、新闻营销 本山买飞机,可以说是本山传媒之前一系列推广动作上的一次爆发。在此之前,本山传媒品牌宣传推广的脚步就一直没断过。赵本山正通过天赋与学习,逐渐将本山传媒运营为一家真正的企业,一步步填充着商业帝国的版图。在这个娱乐商业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新闻营销的亮点频频出现。 11月9日,林志玲来沈阳宣传,赵本山慷慨邀请美女以尽地主之谊。一个是乡土喜剧大师,一个是台湾当红花旦,看似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人坐在一起,是有深远的原因的。一方面,赵本山一直想把刘老根大舞台和二人转在各地推广,春晚已经成为重要根据地,打入台湾能为大舞台和签约艺人带来更大声誉和品牌提升;而林志玲渴望在虎年春节晚会一展芳容,当然希望“春晚头牌”赵本山助一臂之力。 如今,赵本山的能力展示显得更加多元,既在春晚凭借个人影响力,极尽企业代言人的宣传作用,又展示翻手为云的造星能力。而小沈阳和刘老根大舞台则是赵本山的核心团队。在此之外,“买飞机”的新闻则从另一方面展示出本山传媒资本能力和高效率的资源运作能力,强大的管理团队已经不逊于任何企业。 现在的本山传媒,已不再是赵本山的一人企业了。若干年前,赵本山一眼相中了如今的小沈阳,开始了凭本能天赋开发新人之路。除了二人转,赵本山手里的牌还有东北幽默浓重的电视、电影和小品等,《刘老根》、《马大帅》、《落叶归根》等电视、电影深受中国北方观众的喜爱。而为了开拓南方市场,开拓渠道,签约林志玲等港台艺人也将提上日程。 2、领导学习力 赵本山2009年花55万高额学费进长江商学院CEO班学习,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赵本山自己说:“企业做大了,自然会有困惑。在商学院上课,于我来讲,是个调整、降温的过程。一方面是学习了国外先进团队的管理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未来管理我的传媒很有帮助;另外一方面,是心理层面:有点钱就不会玩儿了,这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甚至可以这样打包票,大部分企业家都有心理疾病,包括我。” 无论他在长江商学院学习到的东西相对于55万学费来讲值不值,他这种学习先进管理理念的意识就值得我们钦佩。许多家族企业老板在企业取得一定发展之后,往往得意于自身的能力给企业带来的业绩,并陷入经验主义的发展思维怪圈。从而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岂可知,一旦放弃学习,必将落后于时代,还能为企业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吗? 3、集团化发展 如果加上“刘老根”大舞台,“乡村”情景剧(黑龙江卫视晚间播出,准小品剧情类系列剧),“本山”学院(辽宁大学与本山传媒合办)、“本山”影视等品牌节目,本山传媒已经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文化产业集团。值得一提的是,或许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普通的影视音像产品,本山传媒已经将营销产品覆盖到“明星人偶公仔、明星肖像变色水杯、水晶工艺品、人物漫画折扇、特色山货”等深度开发产品上,就专业程度而言,本山大叔的商业感一定超越当年“卖拐”水准,而所有的产业开发都围绕一个名词展开:本山。 这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明星经纪和代言业务了。着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将个人品牌赋予公众价值,再将这种公众喜爱与追捧转化为物化的商品,延伸出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独特与清晰的产品系列,这就完成了从个人品牌向公司品牌的转型,“本山”也就从“人名”变为真正的客户归属和满足感。 相比较而言,能做到如此量级的文化产业集团并不多。国内的娱乐明星们,大多还逃不过“个人自恋”的成就感情结,能做到“代言”或者“工作室”之类的明星们已经屈指可数了,更不要说实现娱乐产品的商业化了。这也是“本山传媒”在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 4、集团管控能力 2006年,刘老根大舞台进入了成熟期,票价由200元涨到330元,即使是这样,在电视剧的拉动下,人们还是慕名前来观看。而令人费解的是北京的刘老根大舞台开业伊始,票价就定为380元、580元、680元三个档,这样昂贵的票价竟然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于是又衍生出高价倒票的“黄牛党”。如今“赵家班”在全国10个刘老根大舞台每天都是同步提前热场,统一的大红灯笼、苞米棒子、毛驴拉磨还有滑稽表演。值得一提的是在沈阳这个省会城市里竟然经营着三家刘老根大舞台,并且都十分红火,每天上午10点多当天的票就卖完了。 在这所有背后,描绘的是一副赵本山打造的商业地图,以本山传媒为依托的“赵家班”遵循着“土洋结合”的模式,抓住了二人转经营的要害,对其巧妙的包装和推广,使之成为东北民间艺术的代表,并采取舞台演出、拍电视剧、办文艺晚会、办学校、做影视基地等多种方式将其放大,形成了一条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 而刚让人惊奇的是,很多人事业做大之后随之而来的崩盘在赵本山身上却没有出现过,他依旧牢牢抓住这条产业链,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内,他依旧是这个庞大商业王国的主宰者。这不是一般企业家可以做到的。现在的赵本山在商业上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在演艺界的成就,他已通过自己的商业天分聚集了亿万财富。在他成功的背后,蕴含的是比“聪明”、“运气”威力更大的商业基因。 可以这样说,中国有很多艺人转行经营演出业,比如陈佩斯做大道文化,杨丽萍做云南印象。但艺人往往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赵本山是一个特例。他是农民出身,但天生有控制企业的能力。他把公司的各块业务做成了一条产业链,把演出、电视剧、教育、旅游结合起来,互相支撑,这对于一个成长自社会底层的艺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5、家族企业管理 本山传媒公司内部也有完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每次拜师仪式结束,他都向徒弟们赠送他亲笔写的“国法家规”为信物。镶嵌“国法家规”四个字的石头,上万块钱一块儿,是他亲自选的,以示这四个字的分量。对演出的质量的监控,以及每个演员出去演出走穴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谁违反规定谁就受处罚。 反观现在的有些家族企业,三个员工两个侄子加一个外甥,没有基本的考勤和业务回报制度,管理上毫无规范可言;还有些家族企业刚刚开始进入规范管理阶段,就想学习跨国企业的那一套,而学习仅学个皮毛,只有严格管理,而没有考虑制度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只有无情的处罚和呵斥,而没有对员工的关心和帮助,最后搞得怨声载道。这些都不是非常可取的。一个公司,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源状况等充分论证,合理规划。 6、商业模式创新 赵本山的商业帝国之路是从2001年开始大跨步向前行驶的,2001年正月十五的那一夜,艺人赵本山变成了创业者赵本山。那天,赵本山带着几个朋友去吉林玩,此时的他已经是中国的小品王。在好友高秀敏的邀请下,赵本山一行人来到当地很出名的一家二人转剧场看演出,被张小飞夫妇合演的《傻子拉媳妇》震撼了。 赵本山没有想到自己会乐成那样,躺在椅子上起不来,当晚就收了张小飞做徒弟。“那是我几年来最幸福的时刻,我看到了我的希望。”当晚回去之后,赵本山就开始策划今后二人转的发展,并且打电话给时任辽宁省省长的薄熙来,恳切地希望他“帮一把咱们的二人转”。 紧接着赵本山做了一系列举动来推广二人转艺术:连续举办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辽宁、吉林、天津、北京等刘老根大舞台的相继建立以及本山艺术学院、辽宁民间艺术团的成立,给辽宁的二人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通过筹拍电视剧将二人转推出了东北、推向了全国。 几年下来,赵本山打造了一个产业链条:把经营剧场与经营剧团结合起来,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刘老根大舞台;用电视剧包装二人转演员,演员成名人了,为剧场吸引来更多公众带来不断上涨的上座率。这个模式,在目前中国的娱乐产业中是独有的。 有人评价:“这个套路只有赵本山能行。因为他名气大,他拍电视剧好使,央视会播,别人拍不好使。”但二人转专家马力认为,赵本山导的电视剧之所以“好使”,是因为他在电视剧的表演上做了创新,把二人转的艺术手法不露痕迹地融了进去,而这个本事确实只有赵本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