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青松卖蟹不轻松
邢青松:“现在就是这两只螃蟹,你看看看是一样大,差不多,从体格上,分量上都一样。这个地方是红的,这个蟹黄,这个是白的,白颜色的,你剥开来看,剥开来看这两个蟹,这个就是红膏蟹,这个就是好螃蟹,这个差得多了,这个里面是黑的,是吗,螃蟹剥开来,这个里面是黑的,这个一点膏子都没有。”
拿着邢青松挑出的两只螃蟹放在锅里一蒸,两只螃蟹果然有很大的区别。
邢青松:“你看这个红膏,这个蟹,油,你看这里面的油,已经出来了,滴油了,你看。这油全部淌出来了,你看这个里面是黑的。”
学会了挑螃蟹,邢青松每次都会亲自去养殖户那一只一只的挑螃蟹。
过去养殖户们卖螃蟹都是在晚上八九点钟,把大小差不多的分成一堆,定好价钱以后就成斤卖,从来没有人这么仔细的挑螃蟹,虽然这样挑螃蟹让养殖户们感到不耐烦,但是因邢青松的出价比其人的出价高,所以养殖户们还是愿意让他这样精挑细选。
螃蟹养殖户:“他的螃蟹小的可能卖到大的价钱,就是关键就是讲质量,讲里面的黄,膏,可能高到几块钱一斤,同样的螃蟹,同样的规格。”
这些高价收回来的螃蟹都是质量好的红膏蟹,邢青松把这些螃蟹暂养在店里的水族箱里,有客人来买就用定做好的包装盒把螃蟹包好了给客人。当时的县城里还没有人用这种包装盒卖螃蟹。大家买的螃蟹都是装在网兜里论堆卖的。邢青松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螃蟹改头换面打出了精品的旗号。可让人奇怪的是,这种高成本螃蟹的卖价却一点都不高。
员工:“我们在一起我们都说老板的,就是说这个价格收回来的时候,价格都比较高,然后再低价卖出去,这样又不挣钱,然后我们也每天都累的要命。”
邢青松:“我图的一个信誉呀,图的一个质量呀,你把信誉跟质量抓起来,然后再求利润。”
邢青松宁可赔本也要把这些高价收来的螃蟹卖出去,就是要让大家能尝到他的螃蟹,因为大多数人不会辨认螃蟹质量的好坏,所以只有亲口尝到才能知道他的螃蟹和其他螃蟹的区别。这种办法果然让邢青松看到效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他的店里买螃蟹。
客户:“特意过来买螃蟹,固城湖的螃蟹比较有名,它这个比较肥,吃起来比较鲜美。”
一年时间邢青松的螃蟹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他顺水推舟,第二年把精品螃蟹的价格涨了起来。
邢青松的妻子 李爱珍:“我跟人家客户讲,我们的螃蟹就是比人家的贵,为什么比人家的贵,它的品质不一样,一般客户吃了我们的螃蟹,回头率还是挺高的,觉得这个价格买是值了。”
2005年,邢青松的螃蟹生意已经做的小有规模了,这个时候曾经做过报社编辑的妻子提出要出版一本关于螃蟹的书配合邢青松卖螃蟹,出书正好是一个推销螃蟹的噱头。于是邢青松和妻子开始收集资料准备出书。没想到正是这编书的经历帮助他把螃蟹卖入南京市场,打好了基础。
书出版后,邢青松把这本书加在自己的精品螃蟹套装里。让买他螃蟹的人都能了解到螃蟹的文化和各种吃法。
邢青松:“书,第一次在我这个地方买的客户,都是免费赠送他们,每盒里面都有一本书。”
这一次妻子李爱珍认识了一个对于他们螃蟹在南京推广起到重要作用的人。
一次李爱珍到南京一家酒店去推销螃蟹,当时接待她的厨师长觉得她是个农民,不愿意让她见酒店的老总。在李爱珍的一再要求之下,酒店的老板同意和她见一面。
邢青松的妻子李爱珍:“一开始他对我还不是多少意思的,有点爱理不理的样子,就是你一个小小的一个经营螃蟹的,肯定是一个农民,要跟我老总谈,你是什么派头,他心里面就是这么想,因为从他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
虽然酒店老板的态度让李爱珍有些不能接受,但是她还坚持着和酒店老板介绍自己的螃蟹。她在编书过程中掌握的知识这时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