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墩村发展生态养殖的脱贫之路
12月1日清晨,丹徒区江心洲渡口冷风飕飕。乘坐汽渡在江面上晃荡了十几分钟后,记者来到江心洲五墩村。五墩村位于江心洲的东南端,从五墩村社区居委会出来,弯弯曲曲走上三里多路,就到了目的地丹徒区瑞通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江心洲蔬菜种植很有名,是镇江市名副其实的菜园子。菜价受市场影响太大,不容易掌控,五墩村正在探索利用江心洲的蔬菜和粮食资源走出一条家禽生态养殖之路。
野鸡野鸭生态养殖
瑞通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五墩村村北,江心洲正东方。合作社南面的池塘把鸡场和村里的屋舍隔开,其余三面都是农田,占地40亩。从远处看,整个养殖场就是个巨大的围网构成的鸡笼。因为畜禽养殖对空气、水源要求都比较高,这样的环境才能达到传染病防疫的要求。
在围网边上,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正不断将蔬菜扔向鸡群。他是五墩村党组书记倪寿根,合作社的发起人之一。每天上班前,他都会到鸡场转一圈,帮着干点活。
门在东侧,工作人员提醒要穿白大褂,鞋底要从门前浅浅的水池里蘸一下,水池里是消毒水,以防鞋底带进细菌。
进门后就是鸡舍,东西走向,共有5个。最大的长约80米,宽15米,中间约每7米一格,分别养着野鸡、野鸭、珍珠鸡、草鸡。另外3个鸡舍养的是草鸡,有3000多只。还有一个鸡舍建在水池边上,是将来专门养野鸭用的。除此之外,西北角还有8亩橘园,鸡可以进园去捉虫吃。
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6点,三名饲养员要喂3次食,一天大概要消耗500斤蔬菜、小麦、玉米等饲料,这些蔬菜和粮食都是到本地农户家里收购的,除此之外绝对不喂其他饲料。
小鸟飞来时如临大敌
韦习祥今年48岁,不久前从上海回到五墩村老家养野鸡,倪寿根的野鸡鸡苗就是向他购买的。如今他是这里的防疫员。
“有一只喜鹊飞过来了!”下午一点,正在远处给鸡喂食的饲养员大声告诉韦习祥,一只喜鹊正站在围网上东张西望。韦习祥俯身拾起地上的泥土向围网上的喜鹊扔去,很快喜鹊就被赶走了。
喜鹊有什么问题?记者有些疑惑。“平常飞来只小鸟,我们都会很紧张,因为指不定它会携带什么细菌、病毒过来传染给鸡。”韦习祥解释说。
传染病防疫从未孵化的鸡蛋就开始了。用于孵化的鸡蛋,一律要在高锰酸钾消毒水里清洗,然后风干。小鸡孵出后,过两天就要喂一次疫苗,然后每15-20天都要喂一次,鸡舍每3天用喷雾器消毒一次。
除了消毒之外,他每天还要看鸡粪。如果生病的话,鸡粪就会发白或发黑,感冒、气管炎、肠道炎是禽类常患的疾病。
爱斗架的野鸡被罚戴眼镜
在鸡舍里,记者看到不少野鸡头上戴着个眼镜。眼镜很小,像是为野鸡特制的,正好卡在头上,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很有趣。韦习祥告诉记者,那是对它们的“惩罚”,因为它们爱斗架,戴上眼镜之后,只能看到两侧的东西,看不到正前方,“这样就没法斗架了”。
除了生病,野鸡好斗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草鸡斗架,顶多是掉些羽毛,野鸡就不同了,“野鸡的性子比较野,嘴也比较尖,身上破点皮,其他的野鸡会群起而啄之,受伤的野鸡很快就会被啄死。”韦习祥说,现在通行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给野鸡戴这种特制的小眼镜,另一种是“断嘴”,把野鸡的嘴尖断掉一点,让其构不成杀伤力。
由于小鸡戴上眼镜之后,很容易撞到墙壁而受伤,所以一般好斗的野鸡都会被“断嘴”。下午3点左右,记者随着韦习祥到鸡舍里检查小野鸡,在笼子里看到许多小野鸡都被“断嘴”了。每天凌晨零点和三点,韦习祥都要到鸡舍里去看一看,鸡的精神状态如何,有没有争斗情况。
村里规划3年内脱贫
五墩村共有可耕地面积2100亩,劳动年龄内人口1452人,农户739户,2010年在丹徒区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排名垫底,是市政府2011年帮扶消除“贫困村”重点帮扶单位。
村委会如今决定在江心洲这个“菜园子”里搞家禽养殖,就地取材生态喂养,总投资60万,镇江地税局和市给排水公司帮扶资金40万元已到位,其余部分资金村里自筹。
“2009年草鸡每千克(kg)24元,2010年每千克(kg)40元,今年每千克(kg)已经接近60元了。”五墩村党组副书记范文斌说,饲料喂养的鸡在品质和口味上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生态、绿色家禽不仅需求大,而且附加值高。五墩村主要养殖芦花鸡,向菜场、超市、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