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布伦口乡走上特色养殖之路

2024-10-26网络转载浏览:2706次

(新疆日报网讯)在昔日只见牛羊的阿克陶县布伦口乡,今天传来欢快的鸡鸭鸣叫声,产业结构调整给这里的牧民开辟了增收的新渠道。

  布伦口乡地处帕米尔高原,这里海拔在3000米以上,几乎全部是荒漠化地带,没有任何种植业。全乡5个村、5000余人,全部是柯尔克孜族牧民。这里的牧民世世代代放牧牛羊,但随着草场的退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养殖业风光不再。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怎样才能让牧民走上稳定的增收之路?乡里向牧民提出,牛羊当然还要养,而且是当家产业,但要把牛羊变成特色产品。种不了作物,搞其它养殖业是条路。

  苏巴什村的卡斯木塔什告诉记者,过去他们也养高原牦牛,但一家只有一两头,主要是转场时当役畜用,没人卖牦牛肉。但城里人现在对无污染的高原牦牛肉需求越来越旺,牧民也想养,可是当地的土种牦牛个头小,出肉率底,一头出不了100公斤肉。县里为他们从青海引进了良种牦牛,改良当地的品种,现在出肉200多公斤。一头好点的能卖5000多元,一般的也能卖2000多元,赚头大。他养了40多头,村里有80多户牧民都在养牦牛。

  柯尔克孜族女乡长吐尔古丽塔什拜克说,牧民们看到了高原牦牛的价值,养殖积极性很高,现在全乡已有9496头通过了有机认证,人均近两头。

  家禽养殖是这个乡特色养殖的另一亮点。这里的牧民过去从来没有养过带翅膀的东西,50多岁的牧民艾迪汗多来提的经历很有点代表性。乡里号召养红嘴雁时,他积极报了名,可妻子不干:湖里的野鸭子你抓住过吗?长翅膀的东西你别碰,辛辛苦苦养大了,它飞走了咱上哪去抓?当时村里30多人报名,可最后只剩了6个,艾迪汗多来提便是顶住威胁的那6个人中的一个。 #p#分页标题#e#

  乡里采购来了雁苗,派来了技术员指导,连饲料都是乡里从100多公里的地方为他们买来的。艾迪汗多来提养了700多只,虽说死了100多只,但那600只还是卖了近2万元。他从来没有一年收入这么多钱,妻子不吭气了。邻居一看这东西挺挣钱,也不像想象的那样,养大了就会飞跑,都争着养,今年的几千只苗一到乡里,就抢光了。

  艾迪汗多来提是个有心计的人,他说,今年的红嘴雁他不打算卖光,要留几只看看能不能过冬,如果能过冬,春节期间卖,价格会翻番。

  吐尔古丽塔什拜克告诉记者,红嘴雁养3个月体重就可达3公斤多,1公斤15元,由于是在绿色无污染环境中饲养,很受市场欢迎。目前全乡牧民养殖的红嘴雁、草鸡已达2万余只。下一步乡里要引进蛋鸭,为牧民多开条致富的路。

  乡里还在布伦口湖试养了1万尾冷水鱼。负责试养的副乡长付治国说,这是乡里从温泉县冷水鱼繁育基地引进的,人家听说帕米尔高原的牧民要试养冷水鱼,非常支持,白送了我们1万尾,连运费都搭上了。现在正处于观察试验阶段,如果成功了,我们这里有些牧民就可以当渔民了。



图为负责冷水鱼试养的副乡长付治国正在观察冷水鱼的生长情况。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