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得多不如赚得稳
2007年6月下旬,浙江嘉兴进入梅雨季节,赵其法不顾天气闷热,每天不停地穿梭于养殖户和屠宰场之间。
赵其法:“你今天还有没有生猪?”
屠宰生产线负责人 丁开年:“有。”
赵其法:“还有多少?”
屠宰生产线负责人 丁开年:“还有300头左右。”
赵其法:“总共你这条生产线有多少头猪?
屠宰生产线负责人 丁开年:“500头差不多。”
生猪屠宰是赵其法三年前投资的项目,现在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每天销售生猪6000头,有40%左右都是赵其法这儿生产的。而五年之前,赵其法一直只是从事天线、电镀、箱包等工业企业,他第一次投资农业是从2002年开始的。
到2002年,赵其法从部队转业后已经营工业企业十多年时间,那年夏天,赵其法发现自己村里不少村民都在为养猪的事儿发愁。
养猪户 吕建明:“当时我们都养的自己的土猪,土猪料比差,出售的价格要低一些。”
养殖户 吴芳宝:“价钱毎100斤要低六七十元吧,品种不好,他们也不要收的,外地客户不要来收的这个品种。”
南湖区一直是浙江省的生猪养殖大区,当时年出栏生猪达五六十万头。但绝大部分农民养的猪都是当地土猪,当时市场上逐渐兴起的纯种大三元猪却比土猪具有明显的优势。
赵其法:“100斤的猪大概相差个五六十元人民币,那么实际养猪的人赚的利润,也就是那么五六十元钱。养我们这里的猪,假如正常情况下,是赚不到钱。人家就可以赚到五六十元100斤。”
但因为三元猪比土猪产仔率低,当地农民并不愿意养三元母猪。赵其法觉得如果率先繁殖出来大批纯三元猪仔,让当地的农民都跟着更新品种,肯定有利可赚。就决定率先养三元母猪。
赵其法:“那个时候必须要品种改良,根据预算,养一头母猪一年的纯收入不会少于一万元,一头小猪到养大大概是能赚500元。”
当时仔猪的价格是五六元一斤,一头母猪一年可以生两窝猪崽,一窝猪崽按10头计算,养殖一头母猪的利润就很可观。这样盘算着,赵其法就投资400万元建设了现代化养猪场,买回了260多头小母猪养上了,还专门让他的朋友王跃新负责养猪。
赵其法的朋友 王跃新:“当时我们的信心是很足的,我们计算下来一年要赚很多钱了,要好几百万了。”
养殖户吴芳宝:“他想搞一个示范了,给农户来看。”
赵其法满心想着养成了就能赚上一大笔,但事情并没有按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赵其法:“小猪长一斤猪肉的话要3元多的成本。等到我们这个母猪下了猪仔的时候,小猪只有一元多一斤了!”
因为生猪市场的价格下跌,造成了猪仔的价格也一路看跌,但饲料的价格并没有随之降低,猪仔多养一天就相当于多赔一些钱。
赵其法:“那个时候每天要赔两三千元钱一天,根本没法赔,已经到了没法再养猪了。”
赵其法的朋友王跃新:“当时的猪还很小,十来斤,20斤,就让人家抓去了,反正每一车多少钱好了,这样的,很便宜的。”
这样不到两年时间,赔进去150多万,无奈之下赵其法只好把猪全部处理干净,把猪圈都拆了。150多万换回来的只有教训和遗憾。
赵其法:“问题就出在市场,市场波动性太大,又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肉联厂来加工冷藏,如果通过冷藏的话,那么这个损失会小一点。”
到了2004年,随着猪价的回升,南湖区的纯三元良种猪已经普及了。但因为南湖区没有定点屠宰厂家,绝大部分生猪都要拉到外地屠宰。
养殖户 吴芳宝:“就是这样,卖给他们毛猪,他们再到那里加工,加工完了再拉到嘉兴。”
养殖户:“苏州上海,杭州都有,客户就是各个地方都来收的。上门来收的,他们自己找上门来的。”
赵其法想到南湖区这么大的生猪养殖量,竟然没有屠宰场,军人出身的他不甘心在养猪上一败涂地,他又有了建生猪屠宰生产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