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桂叔的中山三角镇沙栏村农民梁桂洪,凭着一尾尾销往全国多个省市的小小生鱼苗,年收入130多万元,同时,他还带领七八户农民共同走上了农业致富的发展道路。在当地很多农民眼里,他是养殖业的一个神话,而他认为自己只是在追求属于自己的事业,他说,他的使命就是要培育优良生鱼苗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桂叔看准了生鱼养殖的前景,放弃了原来稳定的工作开始专心从事水产养殖业。当时中山市场生鱼鱼苗短缺,大部分养殖户要到顺德购买苗种。这时,桂叔看到了商机:能否开设一个鱼苗繁殖场自己培育鱼苗呢?1990年,桂叔踏上了鱼苗的原始培育道路。他请了100多人在河涌捕捞野生鱼苗,还在临镇设立鱼苗收购场,然后进行再培育。不久,他就发现靠打捞及收购而培养的鱼苗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所培育的鱼苗出现了生长速度慢、病害多、产量低(亩产只有几百斤)的问题,大大制约了生鱼养殖的发展。如何改变生鱼品质和提高生鱼的养殖效益成了桂叔的心病。
1994年,经朋友介绍,桂叔认识了香港的鱼苗培育户郭先生,并了解到其生产的香港种生鱼苗与内地鱼苗相比,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等优势。于是,他从香港郭先生那里购买了300万尾鱼苗运到大陆进行养殖,在郭先生的指导下,生鱼养殖亩产量翻了3番,纯利润增长了2倍。此后,桂叔开始培养香港种“亲鱼”(即父母代鱼)。香港种鱼苗的培育成功,让桂叔的名声在养殖户中广为传播,鱼苗销售也随之兴旺起来。然而,从1997年开始,随着香港种鱼苗培养代数的延续,生鱼的近亲繁殖等原因导致养殖困难,人工养殖生鱼日渐受到冷落。这时,杂交猪苗给了桂叔灵感。2001年,梁桂洪从镇农办人员里认识了珠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得到专家的专业指教和镇农办的支持后,梁桂洪在自家的庭院里建起了几个小型养殖池试行孵化杂交生鱼品种。由于繁育技术和管理方法没有完全掌握,当年亏损4万多元。到了2002年,为了掌握生鱼的养殖和繁育技术,他先后多次到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地拜师学艺,又从湖南、湖北等地引进雄性生鱼作父本,结合本地雌性生鱼作母本。经过他和妻子的精心管理,当年盈利10多万元。初试成功让他和家人喜上眉梢。随后,他家的养殖池一扩再扩,目前的育苗池已发展到80多亩。从今年4月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成功培育了37批杂交生鱼苗。
桂叔认为,在水产养殖领域里,优良的品种是最主要的,只有研发出最优良的品种,才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目前,他正进行鱼苗雄性转化研究,虽然去年的试验失败了,但是,今年他还是继续养了20万尾鱼进行研究。
下一篇
手握十来万 今年干啥行业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