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刘元恒:他如何从最艰难的地方摸爬滚打出来的,他说他有六百亩,四百多五百亩地的枸杞,我一听这个话,感动了,就是说感同身受了。

刘元恒接下来的决定让郑显民感觉非常意外。他不仅同意转让枸杞的烘干技术,并且分文不取。

刘元恒:因为我这个人是搞教育的,搞教育教书的人都是传授知识,我在这一点上我是不保守的,因为我想农业上的知识经验靠大家共同去积累出来的。

2009年7月2日,郑显民从银川回到家,那时候离枸杞的采摘期已经很近了,他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筹建起烘干厂房。

郑显民:开始进行备料,找工人开始修建这个烘干道。当初这个时间特别紧迫。

记者:为啥紧迫?

郑显民:因为8月1日开始采摘,采摘期,这个期间正是雨汛。

烘干厂房就是建一个长三十多米长的烘干道,烘干道的一头安上锅炉,之后用引风机把热风吹进烘干道,来烘干里面的枸杞。有了烘干厂房,郑显民2009年收入将近三百万元,和不烘干相比,收入多了一百万元。从这时候开始,郑显民一有时间就琢磨枸杞的相关技术。就连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肖明对他都很认可。

肖明:他本人也懂,他的水平可以达到一个高级农艺师的水平了,我觉得,理论上我们和他互补一下,我觉着挺好的,他发财也是靠这个发财的,产生效益也是在这方面。

据肖明介绍,郑显民所在的诺木洪农场从地理和气候方面是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枸杞的。

肖明:最大的优势就是光热资源,它是高海拔地区,盆地,形成了独特的气候,一个是昼夜温差大,它的含糖量积累比较多,和其它地方枸杞最大的区别就是,你直接可以吃干制品,吃的话,甜甜的像葡萄干一样。

从2003年诺木洪农场开始推广枸杞种植,到了2009年已经有将近六万亩的面积。

秦垦:每年枸杞的种植面积,国内新植面积大概在10万亩左右,新增数量在10万亩左右,到目前为止,枸杞价格没有出现下滑,从这个现象来看的话,国内市场需求量肯定是越来越大的。

为了提高枸杞的利润水平,2010年,郑显民开了自己的枸杞专卖店。

顾客:如果自己吃的话,我们还是选择这种。因为那个里边的沙粒什么的也特别多,这个你看它这种,基本上就是很干净的了。

郑显民:现在我们的产量,总体产量可能有三分之一自行销售,自行销售这个产量平均价位可以达到40元钱,提高了一倍的收入。

郑显民有了生产和销售双方面的保障。2010年,又新增了200亩的种植面积。接下来的2011年,又是大丰收。郑显民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迅速积累起上千万元的财富,彻底摆脱了“老赔”的称呼。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