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三农 > 正文

贫困县发了“羊财”趟出致富新路子

  结构调整,调出脱贫新希望   大宁是山西省临汾市的一个小县,面积967平方公里,人口7万。农业产业结构小而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多”。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种完小麦种棒子,年年都是老样子”,至今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大宁的出路在哪里?大宁人民如何过上好日子?   大宁也有自己的优势,人少地多,全县农业人口4.6万人,人均耕地8亩,林地5.2亩,天然草坡8亩,加上丰富的秸秆资源,非常适合养羊。封山禁牧后,山西省的羊肉供不应求,价格非常看好。立足县情,抢抓机遇,2004年底大宁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把种草养羊作为强县富民的突破口。   养羊在大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传统的山羊养殖有三大突出弱点:一是对植被破坏大;二是受益面小,全县36万亩自然草坡,最大载畜量不到7万只;三是经济效益低,一只山羊3年才能养到70多斤。   必须跳出传统的养羊路子。县委、县政府领导调研发现,小尾寒羊生长快、体格大、耐粗饲、产羔多,是肉羊中的最佳母本品种,经过与道赛特、萨福克等品种的羊杂交后生产的二代改良羊,净肉率能达到56%,饲养6个月就能长到100斤以上。近期种草,发展圈养小尾寒羊,长期发展改良肉羊,一场政府主导、群众积极参与的种草养羊扶贫攻坚战在大宁打响。   种草养羊,趟出致富新路子   目标定下来,行动赶上来。政策激励,发动、支持农民种草养羊;鼓励机关工作人员搞承包,引资金,办实体,直接参与羊业发展;农技助力,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培训服务,帮助养羊户掌握小尾寒羊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知识。   全县村村饲草丰茂,小尾寒羊存栏连年递增,目前已达8万多只。曲峨镇杜木村村民黑胜贵,是大宁县一位普通的养羊农民。从起初的每年三五千元,到近几年的两三万元,黑胜贵养羊累计收入达10万余元,占家庭收入的90%以上。黑胜贵高兴地说:“种草养羊投入低,效益高,全靠它,我家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还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养羊逐渐成了大宁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4000多户养羊户绝大多数顺利脱贫致富。但大宁县的发“羊财”的目标更高更远。“争取逐步把大宁打造成为临汾乃至吕梁山南端的养羊产业区域中心。”县委书记张越轶说。   在越奥牧业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大宁县的规模化组织化养羊迈出了喜人的一步,存栏量占到全县总存栏量的10%。目前全县成立了17个养羊专业合作社,新建了6个养羊小区。   规模化组织化养殖也为大宁占领羊业发展制高点、发展高效养羊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借助“公司+基地+小区+农户”的模式,大宁县开展了胚胎移植合作制种和人工授精生产肉羊,已成功移植132只羊248枚胚胎,带动25户农户生产种羊,每只种羊纯收入2000多元。目前,全县引进和培育种羊3000多只,大宁已成为山西省最大的种羊基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