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资讯 > 正文

海南昌江海尾水下网绳养“麒麟”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5月1日一大早,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的妇女们就三三两两地来到海边,迎着海上喷薄欲出的红日,翻晒几天前趁着潮落采收的琼枝麒麟菜。

琼枝麒麟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热带、亚热带大型海藻,是提取卡拉胶的主要原料,还可鲜食,亦可全藻入药,适用于支气管炎、甲状腺肿、肠炎、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

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尾镇看到,小镇上很多居民家门前都堆放着已晒干的麒麟菜,走到海边也看见沿着海滩铺晒着密密麻麻的红褐色的麒麟菜。

大唐海水养殖有限公司是海尾镇三联村村民吴祥英创办的,她从1998年开始养殖琼枝麒麟菜。由于投入少、风险小且效益高,吴祥英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已承包海域面积300多亩。

“最初的养殖方式很落后,要先找到有珊瑚礁的海域,然后将麒麟菜绑在上面养殖。”吴祥英说,不仅不利于珊瑚礁保护,而且很辛苦,尤其是采收的时候,要根据潮汛,趁潮落时,天不亮就起床,戴上头灯,连夜采收,一不小心,就会被珊瑚礁等割伤手;等天亮涨潮后,再将采收到一起的麒麟菜放在泡沫板上,依靠海水浮力将它们运到岸上。

辛苦不算什么,但由于生产方式落后,每亩海域使用率很低,产量更低,全年每亩海域可收获麒麟菜仅500斤左右。吴祥英辛苦劳作10年,也没有攒下多少钱。

“海尾镇海域海水水质良好,水温波动小,近岸浅海有很多地方适宜养殖麒麟菜。”海尾镇镇长吉华告诉记者,海尾镇是麒麟菜养殖的天然基地,近几年来,该镇利用村民的养殖传统,走“兴海富民,科学利用”的道路,把麒麟菜养殖业当作富民强镇的主要产业来抓,并引进我省相关科研单位,提升改造这一传统产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省水产研究所都是主力单位。

2003年,热科院生物所探索出了琼枝麒麟菜新的养殖方式,即利用水下网绳作为麒麟菜生长附着基进行养殖,成功开发出水下牵网式养殖麒麟菜的模式,这一科技成果获得了我省科技进步奖,同时于2008年获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资助,在我省昌江和儋州等地推广。

吴祥英是2009年采用这一新技术的。“开始不相信,我养了10来年的麒麟菜,从来没听说用网绳也能养麒麟菜。”生物所的项目专家方哲给她试验网养模式,果然麒麟菜长势很好。于是,吴祥英主动与生物所合作,在生产实践中,共同对新的养殖模式进行改造,最后建立了水泥框单面网式和双面网式两种养殖模式。

“新技术大大提高了麒麟菜的养殖产量,一年能收三季,全年亩产可达8000—1万斤,是传统养殖模式的20倍。”吴祥英依靠新技术带来麒麟菜的大丰收,迅速传遍了海尾镇。养殖户们纷纷改造落后的养殖模式,生物所的项目专家也到镇上为麒麟菜养殖户免费举办培训班,传授网式养殖技术。

吉华说,新技术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麒麟菜养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该镇的优势产业,去年海尾镇麒麟菜面积已达4800亩,年总产量5720吨,总产值达9216万元,很多村民靠养殖麒麟菜致富。像杨华元,还有吴忠英,都是近两年依靠养殖麒麟菜富起来的。

“劳动+科技才能致富。”深有体会的吴祥英笑说,2009年到2011年养麒麟菜的收入,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要高。在刚结束的上一个潮汛里,大唐海水养殖有限公司采收了6万多斤麒麟菜,这两天晒干后就能销售了,那可是近50万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