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对农民夫妇,他们在外打工7年,回乡后贷款5万元,来到大山深处做起了蛋鸡养殖;
就是这对农民夫妇,他们连续劳作长达4个月,挖山开路900余米,连春节也没有休息,上演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故事;
还是这对农民夫妇,一年卖出蛋鸡4000多只,他们用赚来的钱建了一个鱼塘,将所有鸡粪回收来养鱼;
他们就是开阳县龙岗镇大石板村十三寸组的罗建、苏六琼夫妻。2011年年底,记者见到了这对在大山深处养鸡致富的夫妇。
“愚公夫妇”:敢于开山挖路
前年12月,本是冬闲时节,从浙江打工回来的罗建夫妇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们要挖开一条山路,到山沟沟里发展蛋鸡养殖。
“这两口子有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受那份苦,肯定支撑不了多久。”村民罗会荣说,当时大家都不信他们能坚持下来。没想到,他们不怕冻不怕苦,把吃住都搬到了山上,每天坚持挖路,能刨开的路段就自己动手,遇到困难地段就请挖机开路。四个多月下来,夫妻俩连春节都没有休息过,硬是挖通了这条路。
去年5月,罗建的养殖场正式“开张”。为了节约成本,他通过学习掌握了孵蛋技术。由于挖出的山路弯道大,刚开始很难用大车运送玉米、饲料,罗建就用摩托车一车车地往坡上拉,常常到晚上10点,村民还能听到摩托车的轰鸣声。
如今,罗建夫妇“开山挖路”的故事成了村里人学习的榜样。“许多村民都说‘他能挖,我为什么不能’。过去还是一片荒土的地方,现在都种上了菜籽,今年就可以丰收。”村支书汪声伟说。
“学习夫妇”:乐于分享致富经
罗建夫妇养鸡的方法很特别――他们每天都要不断地为鸡放音乐,整个养鸡场犹如一场正在举行的热闹“舞会”。
“我在农业频道看到一个农户通过放音乐来养猪,效果很好。于是我就试着用这种办法来养鸡,鸡在音乐的刺激下,活动多,吃食就多,长得也快。”罗建说。
《肉鸡无公害高效养殖》、《蛋鸡散养实用技术》……夫妻俩住的小屋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养殖书籍。自从开始养鸡后,罗建就成了村里农家书屋的借书“大户”。“每次来,至少要借走5本,没几天功夫,又来借新的。”汪声伟说,登记本上,就属他的名字最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妻俩的养殖场很快就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去年5月喂养的6000只鸡,11月份就共出栏了4000多只,纯收入达7万多元。
看到罗建夫妇的成功,村民中也有人想来尝试,王维权就是第一个找罗建帮忙的人。“没想到他一口就答应了,爽快得很,还主动让我来取鸡苗。”王维权说,如今村里已有五六户人家在向罗建“取经”。
“环保夫妇”:养鱼回收鸡粪
“赚了钱,怎么不先还点贷款?这样也轻松些嘛。”前不久,就在村民们议论纷纷、疑惑不解的时候,罗建夫妇却又一次出人意料地来分配这7万元――一部分用于保证饲料的基本供给,剩下的全部用来修建一个养鱼塘,以处理养鸡所产生的鸡粪。
“我算过了,明年我的养殖规模要达到12000只左右,到时每天产生的鸡粪至少是2吨以上。这么多的鸡粪堆积起来,先不说有没有地方堆放,就是有也会对土地产生污染。”罗建说,土地就是我们农民的宝贝,一定要想一个处理鸡粪的好办法。
现在,沿着铺好的输粪管道一直走到山脚下,就到了正在修建的鱼塘边。妻子苏六琼正和几个村民一边铺砖,一边灌注水泥。“村里的挂帮干部还给我们送来两吨水泥,真是帮了大忙了。过段时间,拦水坝修好后,就可以蓄水、投放鱼苗了,那时我们的贷款也能还清了。”苏六琼开心地说。( 杨丰源)
上一篇
跳槽的石斑鱼
下一篇
文化惠民的保山样本_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