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70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绿色养殖新路:锦鲤一条值45万元

发布:2024-11-01 23:42:0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27 手机版
绿色养殖新路:锦鲤一条值45万元

5岁的“昭和三色”锦鲤市值45万元(图)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西南街道青岐村委会位于三水区西部,辖区内有19条自然村。近年来,青岐村传统的养殖模式遇到发展瓶颈,不少农户出现亏损。近日,记者走访该村发现,以绿色养殖为主体,结合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悄然铺开,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已在脚下。

年销售高素质

  锦鲤5000尾

“这条锦鲤的品种是‘昭和三色’,现在市值45万元。”在青岐村锦汉养鲤场内,一名何姓工作人员指着鱼池内正在进食的一条锦鲤告诉记者,“昭和三色”这个品种源自日本,其名称源自日本昭和年间就有此品种且身上具有红黑白三色。

“这条‘昭和三色’锦鲤已经5岁了,身长96公分,在同类中属于发育优良,品质较好。”何先生说,养鲤场最早是12年前从日本进口的,后来进过培育改良,已经成为“镇场之宝”。目前每年养鲤场销售一般商品鱼达到5万尾,高素质锦鲤达到5000尾。

在锦鲤的养殖过程中,如何应对突发的疾病是个大问题。对此,养殖场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都是水产专业出身,对于如何养殖锦鲤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而对于养鲤场经营收益的预期,何先生也表示乐观。“实际上,现在国内养殖锦鲤已经不仅仅是当做观赏鱼,而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文化,这个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锦汉公司早在13年前就落户青岐村,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养鲤场是去年新建成的。“这里水质较好,完全能够满足锦鲤的养殖要求,而且距离广州也很近。”何先生一语道破缘由。他同时也表示,新场完全采用的是工厂化管理,在硬件设施上投入巨大,就是想走规模化、品牌化路子。

传统养殖村将

  走休闲农业路

走进青岐村落,村中环境优美,树木挺拔,道路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露天式鱼塘,有的正在不断蓄水换水,而有的已经干涸无人管理,还是延续着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像锦汉这样的规模化养殖场并不多见。然而,在锦汉新养鲤场的背后近百亩耕地正在进行整改,作为以后的规模化的养殖场。

锦汉养鲤场的发展正是今后青岐村发展方向的一个缩影。“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没有出路了,转型发展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青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扬说,今后青岐的经济发展将以绿色养殖为主体、结合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据了解,水产养殖占青岐村农业年收入的一半,养鱼和养猪是整个村的主要产业。但近年来,传统的家庭式养殖方式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疫病面前束手无策,相当一部分农户因缺乏养殖技术及良种鱼苗应对不了市场风险而出现亏本,甚至不少农户因此出现信贷危机。

“据我了解,近几年养猪的农户基本上全都是亏损。”刘永扬说,传统的养殖方式都是养猪场建在鱼塘上,不仅效益不高,而且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这个传统养殖村,正在走出一条新路。刘永扬说,青岐村距离广州和佛山城区都不远,发展绿色休闲农业完全符合地理定位,比如周末市民可以自驾车过来体验下农家乐,环保和经济效益都有了。

要实现绿色养殖还离不开技术的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及品牌带动的路子最终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撑。“目前引进了三水区德润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同珠江水产研究所进行合作,一个产学研的指导机构不久后也将落户农业园区,带领农户通过资金、规模及技术来打响自己的品牌。”刘永扬说,青岐具备环境好水质优的天然条件,发展绿色农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路子,一定能摆脱现在的困境,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天地。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