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亏光14家店后一招转败为胜

编导:张瑞杰

摄像:吴兆坤

这里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商场,这是商场超市中一个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面包房。

他叫罗光辉,是这个面包房的老版,他做面包有一个绝招,靠着这个绝招,他可以让这个小小面包店,每年卖出超过600万元的面包和蛋糕,而这样的店他在石家庄一共有四家,每一家的年销售额都能超过500万元,不仅如此,他的面包每天还能在网上销售出1000多个。

员工赵红霞:(日销售额)平常在一万元左右,周五、周六、周日,有节假日的话(每天)卖到两万元到三万多元。

在石家庄的同行眼里,罗光辉会开店、会赚钱,是所有人都公认的。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康恒平:我有一次去的时候,是带着台湾一个资深烘焙人。我们台湾的自身的烘焙人,他说,在石家庄还没有看到过生意这么火的店。

石家庄市某商场原总经理吴延良:一般人挣个钱就算了,但是小罗不断追求新的东西、适应新的社会的要求。

员工赵红霞:他特别有远视,他认准的东西,他一定要去做,要做到头,胆量也比较大。

朋友们都说,罗光辉的店生意之所以这么火,都是和他六年前做的一件事情有关。

当时,老罗一共拥有15家店,但是却决定不再管理店里的生意,而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租来的平房里,整夜整夜的不睡觉,号称要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面包制作工艺,这一研究就是三年。

这三年里,他不仅花光了五百多万元的积蓄,还把一箱一箱辛辛苦苦烤出来的面包拿去喂猪,最后15家店亏的只剩下了一家。

主人公罗光辉:浪费多了,浪费的这些东西都便宜猪了,猪吃了可开心了,我可心疼了。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康恒平:如果说你本本分分,搞你石家庄的这个企业,很可能,说不定多少个店发展起来,但是你把你的资金投入这里面,投了这么长时间,这是个无底洞。

然而,就是靠着这三年的研究,老罗在苹果、土豆和西红柿上,发现了面包的新商机,不到三年就彻底翻身,销售额从200万增长到3000万元。

那么老罗到底发现了什么,他的面包又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和罗光辉沟通之后,记者被允许拍摄他制作工艺中最保密的一个环节,面包的发酵环节。

主人公罗光辉:这个不用酵母,这个直接和面就行了。用这个直接和面,不过在和面的时候需要怎么发这个面,这也是一个技巧。

记者张瑞杰:液体是什么?

主人公罗光辉:液体是水,纯净水和白糖。纯净水和白砂糖。

记者张瑞杰:还加别的吗?

主人公罗光辉:会有一些别的东西。

那么,这样的发酵过程到底又有什么不同,石家庄的罗光辉又是如何靠着差点让他赔光家产的发酵技术,3年时间,把销售额从200万提高到3000万的呢?

罗光辉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的农村,初中毕业后,通过亲戚介绍来到石家庄的国营食品工厂工作,做面包和蛋糕师傅。

2001年的一天,罗光辉和同事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电话说他们一个月前在北京制作的蛋糕,得到了全国烘焙协会的二等奖,组委会通知他去领奖。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康恒平:当时他们做的那个蛋糕,第一个体积很大,层数很高,再有一个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几个人一个小团队的配合,齐心协力的(完成)。

从北京回来后,工厂领导跟他们说,要给他们发奖金还要提拔他,可是罗光辉却跟领导说自己要辞职自己开蛋糕作坊创业,这让领导和同事都很惊讶。

主人公罗光辉:有的泼凉水就说这个体户,这个不行,意思是说你学了没多少年,我们干了多少年都不敢出去自己去做。

原来,罗光辉在北京领奖时,碰到很多同行都自己开了小工厂,而且相当赚钱,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出来自己干。他辞职后,在石家庄郊区租了一个平房打算从零开始,但是创业的辛苦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主人公罗光辉:大年三十11点多,给我打电话要货,11点多没吃完饭,挺饿的,我跟一个兄弟一个人拿着十寸的蛋糕坯子,一手扶着三轮车、一边吃。骑了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的三轮车,到了目的地只好渴的很,赶快趴到水管上咕咚咕咚喝一些凉水,受的苦不是常人都能承受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