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管理 > 正文

《探路》第一集:成都破冰

四川,成就了一千多年前的蜀汉帝业。   一千多年间,曾经的蜀汉风情也成就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叫做成都。

今天的成都,让你来了就不想离开。

安逸和巴适是这个城市最流行的口头禅。

提及成都,人们想到的就是这里的美食小吃、蜀汉风景。

想到成都,人们憧憬的只是这里的宜人气候、休闲之都。

实际上成都不仅是西部的一个特大城市,她还是一个有着19个县市区,有着660万农民的大农村。成都也有着她的难言之痛。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白刚:“当时成都城乡差别也挺大的,城市居民的收入是1.8万多元,而农村呢只有两三千元。”

在成都每100个人中,有64个人就是农民,他们的人均耕地只有0.8亩。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这也正是中国“三农”问题的共性。

曾经有人统计过,从税赋、就业到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中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国民待遇方面有14个不同。这成为了“三农”问题久攻不破的症结所在。

为了致富的希望,为了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很多农村人选择了离开农村,留在农村的都是被称为“386199”部队的妇女、小孩和老人。

记者:“你们想不想当农民呀?”

学生:“不想。”

记者:“为什么不想?”

学生:“好累呀。”

人多地少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困扰着成都农业,

致富的渴望和对文明的向往困惑成都农民,成都的农村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

就在成都三农寻求突破的时候,成都的城市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

2004年,成都人均GDP达到了2000美元,将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成都推向了一个历史的关口。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郑科扬:“这个搞大城市的办法,一味的膨胀,绝对不是个办法,应该是城在乡中,乡在城中,城乡互动。”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距离成都市区只有十多公里的车程,但是这里曾是锦江区最穷的地方。

现在,成都人更喜欢把这里叫做五朵金花。曾经五个贫瘠的乡村成为了五个景点,在这里,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与五个村子次第盛开的花卉联系到了一起,以花为媒不仅把三圣乡融合进了城市,三圣花乡的人均年收入也增加到了1万多元。

三圣乡发展的分水岭是2003年的10月,就在这个月,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落户到了三圣乡的红砂村。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白刚:“我们主要是采取用农田,农房,农民,来做花卉博览会,而不是大盖楼堂馆所,修建宾馆,会展,场地来解决花卉博览会的举办问题,所以我们觉得有100万人来,它是很成功的。”

祖祖辈辈靠种花为生的农户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这个博览会,他们的村子会涌进100多万的游客,人山人海之间,紧邻成都市区的穷乡僻壤第一次感受到城市的力量。

农田种满鲜花,农房改造成为景点,花乡民居的定位使三圣乡变成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花博会。三圣乡的人们不知道,2003年的这次花卉博览会,就是成都用城乡统筹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次尝试。

也是在2003年的10月22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成都市双流县召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议,决定在全市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从此,成都开始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破冰之旅。

1000多万成都人,尤其是660万成都农村人口开始面临着命运的重大变迁。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白刚:“城乡统筹它本身就是一个以城带乡的体制,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带动农业,因为工业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业,这本身就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必须这样提出统筹城乡的概念,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

对于即将开始的这场变革,成都很多人都说这是一幅新的画卷。

成都市规划局成为了在这张白纸上画下第一笔的单位。张樵,成都市规划局的总设计师,第一次面对将城市和农村放在一起规划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