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经验 > 正文

新疆全力推进三大安居工程使居民受益

亚心网讯(记者郭倩报道)“一份凉面,4个烤肉。”满脸笑意的努丽曼一边应着一边让座,倒上一碗热茶,一转身两三下就抓好了一盘酸辣可口的凉面,“先吃着,烤肉马上就好。”进入11月的乌鲁木齐气温已经转凉,小吃摊还有生意可做,这让努丽曼感到满足。

有家日子过得才踏实

努丽曼的小吃摊就开在她所居住的七道湾南路788号水韵康居苑小区门外。在这家用花布围饰的小吃摊里,一台放肉串的冰柜,一个抓凉面的操作台,五六张桌椅再加上屋外一个烤肉炉,努丽曼一家每个月的开销就是从这里一块一块挣出来的。

一个烧得正旺的煤炉子让整间屋子多了几分暖意,“生意还可以,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挺好的。”努丽曼说。

与现在相比,两年前努丽曼的日子过得的确难得多。结婚5年中,她和老公都是靠给别人打零工挣钱,其间老公在打工中扭伤了腰,为治病几乎花去所有积蓄。

对于这个低收入家庭,住是最大的问题。没有房子,每个月光租房子就要五六百元,“一年打工挣的钱一大半都给房东了。”努丽曼说。

去年,努丽曼领到了她连续两年申请的廉租房钥匙,从跃进街搬进了水韵康居苑小区,“房租加上水电气一个月也才100多元,一年下来能比过去省出至少5000元,房子的条件也好多了。”

今年6月份,努丽曼和老公在小区外办起了这个小吃摊,“我老公打工的时候就学过烤烤肉,我会拌凉面。现在我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当老板,不用再给别人打工了。”

过古尔邦节的时候,努丽曼给两个孩子、老公和自己都买了新衣服,“我也能请亲戚朋友来家做客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孩子们也特别高兴。有了自己的家才能安定下来,日子过得才踏实”。

和努丽曼一样有这种感觉的住户在水韵康居苑还有很多。78岁的宋美荣说:“这两年的政策越来越好,这廉租房不仅租金便宜,还有上下水、地暖,公家又给我免了暖气费,以前租平房住的时候哪能享受到这些条件。”

乌鲁木齐目前已建设有水韵康居苑、米东区康居苑、红庙子阳光亚润苑、天山康苑等8个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小区。绿地、健身器材、诊所、幼儿园、便民蔬菜店,廉租房的设施越来越完备。到今年,一些廉租房已经实现了免费装修,住户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据乌市住房保障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乌市已经分配15780套保障房,累计建设31915套保障房。其中廉租房17166套,公租房5507套,经适房9242套;累计分配保障性住房15780套,其中廉租房11737套,经适房4043套;累计实物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12832户;累计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231户次,709.5万元。

有家生活才能更富裕

与城市居民相比,在新疆更广大、偏僻的农牧区,“安居”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富民”。在建房的同时,自治区又提出“安居促乐业,产业促增收”的要求。建房必须建设庭院,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手工业加工等庭院经济,帮助农牧民致富,一大批安居富民工程在全疆各地建起。

“在定居点上,现在冬天牛羊都进暖圈,我们又学会了种饲料草。这样一来,冬天牛羊再不会受冻挨饿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牧民加孜肯说,有了充足的草料,他家今年又多养了100头牛羊,加上原有的一共养了300多只羊。他估计,光靠这些羊一年的收入就能有近20万元。

齐干吉迭乡自2007年起实施牧民定居,安居富民定居房逐步实现统一规格,每户住宅、牲畜圈、草圈,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全部配套,新区建设做到“三通四有五配套”。在牧民定居中心村里,路、水、电三通,为牧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基本条件。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投入使用,让齐干吉迭乡农牧民在就医、入学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受到了非常便捷的服务。

齐干吉迭乡还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促进牧民加快从单一放牧向从事二、三产业转变。乡里通过对待就业牧民实行免费培训和无偿推介,推动牧民由以往的单一牧业收入向种植业、商业、劳务、服务业等多元化收入转变。

据当地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齐干吉迭乡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420元,较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之初的人均年纯收入3944元,提高了2476元。

塔城市的齐巴尔吉跌社区是全疆的第一座水、电、路三通,学校、卫生院、培训中心等服务场所一应俱全的牧民社区,辐射当地10个乡镇场的近8000多名牧民。社区居民萨娜提原本是一个每天只会打理家务的家庭妇女,在社区的组织下学会了刺绣、编织等多种技能,现在她的刺绣作品已远销国外,每年通过刺绣获得的收入能有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