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41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特色狐皮养殖 全镇收入达4千多万元

发布:2024-10-16 10:21:5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45 手机版
特色狐皮养殖 全镇收入达4千多万元(2)
    2002年年底,虽然狐皮交易价格有所回落,但是孟令秋还是有36只种狐配种繁育产仔229只,成活198只。收入了6.4万元。狐狸一时间成了小镇上人们讨论最热门的话题。    养殖户 刘振学:“开始我讲的是先养鹿。后来一看,这鹿走低了,狐狸起来了,我就向老百姓,遛弯的,大道上我就说,我说现在得改变了,要想富,先养狐狸后养鹿了,可不能先养鹿后养狐狸了。”    2007年年底,孟令秋打了2000多张皮,剩下种狐370多只,品种包括芬兰狐、银黑狐、赤狐等。是现在金河镇养殖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养殖户。    记者:“这个是什么品种?”    养殖户 孟令秋:“这个是银黑狐。它这个皮的价值比蓝狐高。而且在一定的,市场行情比较低谷的时候,比较有保值价值似的。”    2002年,为了防止近亲繁殖,保持种群优良性。金河林业局又以每只4000元的价格,从芬兰引进了200只纯种芬兰种公狐。让养殖户们自愿引种,改良种群。一些小户们觉得去年刚买的种狐,没必要那么快更新,想过两年再说。吴春福却不这么想。当初他跟着领导出去引种的时候,就听专家讲过,一般的种狐最多只能用4到5年左右。一直配种,但不更新种群,狐狸就会越长越小。皮毛质量也会越来越差。于是,顾不上心疼,他就把刚赚到手的钱又拿出来新引进了20只种公狐。    养殖户 吴春福:“现在,我光引种的公狐狸,就是40几个。”    养殖户 张胜军:“如果要是说不更新换代,不采购原种公狐,很可能就要,黄皮子下豆杵,一辈不如一辈。”    吴春福自豪地告诉记者,因为每年更换血缘的关系,他的狐狸长得越来越大,毛绒质量也越来越好。在皮毛旺销的时候,他的狐皮比起那些没有引种的小户们,至少要高出100到200元不等。    养殖户 吴春福:“这个狐狸比别的狐狸个头就是大。这狐狸现在要是幺的话,最低得有50斤。”    一只种狐的价格大约在4000元左右。很多小户难以承受。于是,林业局在镇上开设了6个人工授精点。当初也为引种发愁的胡艳丽,现在,每年只要给每只狐狸花20元钱进行人工授精,就可以改良种群。    养殖户 胡丽艳:“像我们家去年是50只种狐,50只种狐,我们家就花1000块钱。”    有了林下资源的优势,加上每年引种和给狐狸进行人工授精,金河狐皮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现在,每年到了收皮的季节,华北、东北、中原地区的客商都要提前到金河来预定皮张。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金河林业局副局长 韩冰:“整个皮张经过鞣制以后,这一张皮基本上就是在一斤六两到一斤七两重。”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委员会 书记 孙锐:“我们主要在引进它的品种和品质上下功夫,同时从我们国家,林区转型来看,利用冷资源来看,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    金河镇现在有狐狸养殖户726家,北极狐存栏量13万只。2007年光靠卖狐皮,全镇收入就能达到4千多万元。    编导:吴剑桥 摄影:王震宇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