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枸杞到了收获季节。来来往往的采摘大军和一片片火红的枸杞构成了一道季节性的风景。最让大伙高兴的是,今年的枸杞价格特别好,才几天工夫,鲜枸杞每斤涨到了2块2,晒干的枸杞涨到了13块。
疯长的价格让这个人非常着急,他叫朱彦华,在当地枸杞圈里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到6月26日,朱彦华再也坐不住了。这天上午,他先是在枸杞批发市场收购了50吨干枸杞,然后直接跑到枸杞地里,以最高价大量收购鲜枸杞。
朱岩华:“这几天也是非常着急,它这个价格是从1.8、1.9元,现在涨到2元,2.2元,甚至还要涨,2.3、2.4元钱都要涨,但是我现在这个订单已经签订好了,已经没有办法。”
原来,此前朱彦华与两家国外客户签订了200吨干枸杞的供货合同,6月27日对方就要前来验货,所以他当天必须把货备齐。
27日上午,朱彦华的200吨枸杞刚刚准备停当,客户就如期而至。尽管收购价提高了不少,朱彦华依然从中赚了80万元。80万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于朱彦华来说,一年的生意才刚刚开始。
中宁县紧靠腾格里沙漠,黄沙在这里刮过,黄河从这里流过。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种药食两用的果品---枸杞。乡亲们很早就知道枸杞是一味温补性的中药,但真正把它当作食用果品来销售的历史却并不长 。
朱彦华是最早把枸杞卖到大城市的人之一。1998年,中宁枸杞大面积丰收,然而因为没有销路,多数烂在了地里。朱彦华决定向乡亲们赊购枸杞,去大城市杀出一条销路。
这一年6月的一天,他骑着摩托车来到村民叶光全的家里,提出以每斤比市场高5毛的价格买对方的干枸杞,条件是赊购1个月。
叶光泉:“他的条件就是要赊,赊账。”
朱彦华:“只能靠赊,当时赊呢,采取了一个措施。”
叶光泉:“他说不行了把摩托车压着我,我说乡里乡亲的压什么摩托车呢,你还是把这个摩托车先放到你这儿,如果我这个款要是还不上,你最起码还能补一部分的损失,
那一天,朱彦华骑出去一辆摩托车,拿回来一张一万元的欠条。第二天凌晨,他带着赊来的2000斤枸杞,登上了远去上海的列车。
上海,一座吸引着无数人来这里寻梦的城市。
然而,到了之后朱彦华发现,小枸杞与大上海之间原来还有那么遥远的距离。
叶光泉:“我就厚着脸皮去给人家推销吧,我是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宁夏普通话,可能是话也没听懂吧,还是怎么回事。就把我给推出来了。”
发现自己直接卖不掉枸杞之后,朱彦华想到了让别人代销,他要把赊来的枸杞,再赊给别人去卖。他选择了一家大型批发市场,然后拿着一包自制的枸杞说明书,一个店铺一个店铺的挨个请求商户们代买他的枸杞。
朱彦华:“先把这个货,先放在你这儿卖,卖完了你再给我给钱。”
朱彦华以一斤8元钱的价格,把枸杞赊给批发市场上的商户们代销,卖完货,再收款。这种办法马上见效,20天后,他的2000斤枸杞居然奇迹般的全部卖完,他从中赚了6000元。
朱彦华按时还清叶光全的1万元赊购欠款,收回抵押的摩托车.并委托对方帮他向周围的人赊购枸杞。这一次,赊购的数量变成了1万斤。
叶光泉:“还是赊给他,一直就有这种生意上的来往,长期的跟他合作。”
朱彦华用同样的办法在家乡找了5个能赊给他枸杞的供货商。 有了充足的货源,他一心一意与上海滩的生意人打起了交道,其中一个王丹丹的姑娘成了他最大的客户。
王丹丹来自东北,很早就来上海作生意,在批发市场里是数一数二的销售大户,同样放下的枸杞她总会第一个卖完。为了拢住这个客户,朱彦华曾夸下海口,如果枸杞生了虫子,他宁愿吃掉也不会卖给消费者。没想到,这样的事后来竟真的发生了。有一天,王丹丹的一个客户在枸杞里赫然发现了虫子!
王丹丹:“我一看里边有一个,有一厘米长左右的一个白白胖胖的一个虫子,我就把这个货给阿姨退掉了,退掉之后我就在想,那这个生虫了,我肯定要找他呀。”
上一篇
喀因德沟的养羊“女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