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活蹦乱跳的小猪崽都是郑凤林“接生”的?
养猪近万头 受益500户
在吕梁市交口县,提起“养猪状元”郑凤林,没人不竖大拇指。“这个小女子不简单,男人们都不一定能干成的事,她愣是干成了。”
创业难:“当时想哭都哭不出来,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1964年出生的郑凤林,从小机智过人,又能吃苦。1984年,一个偶然机会,让她进交口县城关镇供销合作社做起了售货员,一干就是十多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合作社逐渐走向衰败,郑凤林被迫下岗。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了丈夫身上。“让丈夫养着,我不干。”郑凤林生性好强,是个“闲不住”的人,心里一直盘算着干点什么。
憋闷了一段时间后,她对家人说:“我要养猪。”
“笑话,一养就成百上千头,男人们尚且不敢想,你一个女人能干了?”丈夫反对。他希望郑凤林安安稳稳地操持家就行了,不要去受那份罪。
郑凤林有股“牛脾气”,别人说不能干的事情,她偏要试试。郑凤林向亲戚朋友们借钱,靠着一股韧劲,终于筹资50万元成立了“健民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起标准化猪舍200间,1800平方米的养猪场,随后带着十多万元南下运城买种猪去了。
说起为什么选择养猪,郑凤林的理由让记者有些意外。郑凤林是在农村长大的,当时经济窘困,母亲就养了4头猪,那是全家人的衣食来源。为了让猪长得壮实,郑凤林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猪熬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生活经历,郑凤林从小就对养猪情有独钟。
2003年的一天,她到集市上买东西,看见一个肉摊前,两个大男人为了一头猪吵得面红耳赤。原来,两人都想买猪肉而且都非要一整头,肉贩惹不起便商量说一人一半,结果两人谁也不答应。这虽然是件小事,但郑凤林从中“嗅”出了养猪的“钱景”。“交口的生猪市场是个空白,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猪肉供应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我养猪一定能赚钱。”郑凤林抱着这样的想法下决心办自己的养猪场。
然而,事业还没开始,她就吃了当头一棒。她花了十多万元买回来的种猪,还没进养猪场就一个不剩地全死了。“猪不怕冷但怕高温,当时拉货的人也不懂,我也没有提醒。一路上顶着大太阳赶路,结果回来卸车后,种猪一个个倒在地上都不动了。”看着眼前的情景,郑凤林差点晕过去,50万元的三分之一就这样打了水漂。“当时想哭都哭不出来,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郑凤林说。
信念坚:“只要成功一次,我就能站起来。”
惨痛的教训并没有把郑凤林打趴下,反而让她懂得了科学养猪的重要性。
郑凤林是个不服输的人。她坚信“十次失败总有一次成功,只要成功一次,我就能站起来”。
经过冷静反思,她下决心要学会给猪看病。她买来书自学,到城里参加培训班自学防疫知识,还徒步翻山越岭到民间“土专家”家里“取经”,请县里市里的畜牧医师现场讲解饲养知识。
猪病很多、很复杂,不能从外表来确诊,白天她闻着刺鼻的气味在猪棚里一呆就是一天,晚上还要在灯下自学。她硬是靠着这种刻苦精神,取得了县里的防疫资格证书,成为一名防疫员。
经过几年的饲养,郑凤林养猪场的种猪品种不断更新,每当引进新品种,她就要学习相关饲养知识。有了养殖技术,郑凤林才算摸着了养猪的门道。
经过几年的努力,郑凤林的养猪场已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
如今,她的养猪场已经成为种猪繁育和商品猪养殖基地,有“杜洛克”“长白”“大白”“北京黑”等种猪和商品猪近8000头,二元杂交优质猪崽1200头,年精加工饲料2000余吨。猪崽遍销石楼、方山、兴县、隰县、大宁等周边县市。初步形成了种猪繁育与推广——商品猪养殖——饲料加工——综合防疫——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科学养殖格局。
上一篇
我县38家养猪场“环保养猪”
下一篇
500亩“农场主”试水庄园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