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管理 > 正文

秸秆不烧变现钞

  麦收刚过,在一些地方因焚烧小麦秸秆而狼烟四起的时候,记者在地处鲁西的聊城市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幕:在高唐县泉林纸业公司原料场,数十个大草堆间隔有序,一辆辆满载小麦秸秆的运输车排成了壮观的金色长龙。正在等待过磅称重的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北城街道办事处农民王德强告诉记者,以往许多麦秸都烧了,现在,麦秸有用途了,农民也能增加点收入。“俺这一车能净赚1500块左右。”

工厂创造“点金术”

聊城是粮食主产区,秸秆资源丰富。前些年,小麦秸秆一度被广泛地用作造纸原料,但由于草浆滤水性能差、废液提取率低,环境污染重,被国家限制发展,许多草浆造纸厂被关停,大量秸秆无处消化,只能无序存放或就地焚烧。

近年来,高唐泉林纸业公司开发了三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工艺,有效破解了秸秆造纸黑液污染瓶颈,并形成了“秸秆-纸浆-浆制品-有机肥”循环利用的产业模式,为秸秆找到了好去处。

农村麦草又变宝

34岁的王德强是个精明人,家里种着7亩多地,从去年开始,看到以往不值钱的麦秸既能造纸又能造肥,他嗅到了一条生财之道——秸秆回收。为此,专门买了一台小型麦草打捆机和一台农用车,到田间地头收小麦、玉米秸秆,然后卖给纸业公司,当年就挣了两万多元。他说:“今年我提前动手,短短20多天就收了70吨小麦秸秆,再收上一季玉米秸秆,今年卖秸秆的纯收入估计能到3万元。”

为了鼓励更多农户回收秸秆,泉林纸业公司向农民推广麦草自动打捆机,用肥料换秸秆,给予农民收购补贴,目前已在安徽、江苏、吉林及省内的聊城、济南、济宁等地建成了21个秸秆专业合作社和600个千吨收购点。不少农民依靠公司提供的担保贷款,拿到了充足的流动资金,摇身变成了秸秆“经纪人”。

污染困局终破解

秸秆回收利用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为农民开辟了增收渠道,同时解决了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难题。记者在聊城一带的田间地头,没有看到农民烧秸秆的现象。泉林纸业公司原料部部长华新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按一亩小麦产460公斤秸秆、每吨秸秆240元计算,农民每亩可增收110元左右,正好够一季的玉米种子钱。

这种产业模式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又核准了泉林纸业总投资106亿元、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大,秸秆用量也将大幅增加。华新生说:“现在我们每天收购麦秸2000多吨,预计今年将收购80万吨的小麦秸秆、40万吨的玉米秸秆,周边地区的秸秆回收率能达到90%以上,农民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烧秸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