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声巨响,蹦出了黄崇友的灵感,他把花生像蹦爆米花一样,先进行适度的膨化后再做糖。
此时,黄崇友为了一块糖,已经做了14个月的实验。当他忐忑的把糖放到嘴里后,喜极而泣。为了证实自己舌头的判断,黄崇友带着糖到处让人品尝。
黄崇友:经过我们的免费的品尝,基本上回头率是百分之七八十,我们就认定这个东西肯定能做大。
黄崇友给花生酥制作工艺申请了专利。2008年11月,花生酥投产。好口感让黄崇友有了底气,他给每斤定价18元钱,这个价格比一般花生酥高一倍。为了让这高端花生酥打开市场,黄崇友不惜卖掉唯一的房子,将30万元全部用于打广告,搞促销。当时,威远县所有的出租车顶灯都亮起了黄崇友的广告,几乎住在县城的人都吃到了他的糖。
黄崇友:原来说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这个时代,这句话是不吃香的了,现在是好的产品,还是需要广告。
出众的口感,大力度的广告促销,让黄崇友的糖迅速在当地聚集人气,销量节节攀升,2006年销售额七十多万元。 这样的好势头持续了一年多。2009年4月,花生价格不断上涨,黄崇友的企业逐渐没了利润。大家纷纷支招,给出的建议不谋而合,可黄崇友却说什么也不答应。
黄崇友:他们的建议就是花生少一点,糖多一点,因为糖的成本低,我说这样不行,本身我们改良产品就是为了把品质改好,回到原来就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了。
黄崇友不但不肯降低成本,还狮子大开口,将每斤花生酥的价格提高了5元钱,涨幅达30%。大家都觉得,黄崇友想钱想疯了。
经销商:算是涨得多的,因为一般的食品,大概也就涨幅在10%左右。
经销商:因为一个是产品刚出来,还没有大势铺开,你就突然要涨价,销量肯定要下滑,要下滑到什么程度,我心里都没有底。
很快,黄崇友就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代价。
当时,销售量下滑了三分之二。产品不涨价就没有利润,可涨价又卖不出去。就在黄崇友左右为难的时候,他抛出了一个像重磅炸弹一样的决定——不卖花生糖了,但是工厂照常生产。
老婆万郁:我觉得糖做出来肯定是要卖,放在公司里做什么,真的觉得不可思议。
黄崇友:我说你只要给我两个月时间,不要给我很多,只要两个月就行了。
黄崇友究竟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做什么呢?
停止销售后,陆续有经销商上门来买花生酥,可不管怎么软磨硬泡,等到的就两个字不卖。
经销少:回头我们就抱着钱到厂里来,来守着他,那段时间我天天都跑来。
黄崇友不卖,经销商只好曲线救国。这个人名叫刘国芳,是黄崇友公司的仓库保管员。有一天,一位经销商找到刘国芳,说愿意以涨价后的价格,每斤23元购买花生酥。刘国芳喜出望外,当即出货,哪成想自己的好心却办了坏事。
员工刘国芳:我还是想的一番好意,为公司着想,谁想,回来之后,老板不但没有表扬我,罚我二十元钱。 经销商们的反应黄崇友净收眼底,接下来,源源不断的电话,让他的心更有数了。
黄崇友:有很多人打电话买糖,我给出的反应就是,价格涨了,原来卖18元一斤我做不出来了,现在要卖23元一斤,他说23元一斤也要买。我就知道这个方式是能成功的。
停止销售2个月后,花生酥再次以涨幅30%,每斤23元的售价在超市亮相,但消费者的反应却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消费者:不好吃的东西,送给你你都吃不进去,好吃的东西还是好,不一样。就不太计较价格的多与少。
经销商:想吃这个花生酥又买不到,等一下子能够买到了,他就不计较这个价格多与少了。
靠着无可替代的口感,黄崇友的花生酥成功涨价30%,而且销量不减反增,2009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黄崇友,乘胜追击,做出一个在大家看来简直是自不量力的决定——请宋丹丹做代言人。
老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的企业,像蚂蚁一样不起眼的企业。
花生糖经销商徐志明:觉得他请不来,你个乡巴佬,一个乡巴佬去请宋丹丹怎么可能的事情。都笑话他。
黄崇友对别人的议论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的找到了宋丹丹的经纪人。但对方只盘问了几个基本问题,就把黄崇友给拒绝了。
黄崇友:当时我们的厂房只有两千多个平方,只有两三亩地,听着这么小,怎么给你代言。
上一篇
树上结柚林下养鸡 赚头大
下一篇
风筝上的火鸡